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如鳥獸散

【釋義】形容潰散的情形,像受驚的鳥獸,飛奔四散。

【例句】美軍在山中剿滅了恐怖份子的頭領,其餘的惡徒如鳥獸散,使當地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近義;反義】潰不成軍 風流雲散;牢不可破 精誠團結

這個成語,出自《漢書.李陵傳》。漢武帝時,騎都尉李陵,在出擊匈奴的戰鬥中,兵損將折,傷亡慘重,五千步兵被匈奴八萬騎兵包圍。

李陵考慮必須突圍,可他冥思苦想,束手無策。於是命令軍士們把軍中旌旗盡行砍斷。召集殘部,對他們說:「如果再有幾十支箭,或許可以逃脫。現在我們赤手空拳,天亮以後再戰,必將束手就擒。不如此刻大家像鳥獸一樣四散,說不定可以逃得性命,回去報告天子。」

當晚,李陵讓士兵們,每人帶上兩升乾糧,一大塊冰,各自逃生。李陵自己就和副將韓延年,策馬朝另一方向奔馳,數千匈奴兵緊追不捨,韓延年戰死,李陵被活捉。想到當年在漢武帝面前誇下海口,李陵無地自容,對天長歎,說:「我沒有面目再見天子了!」他迫於無奈,投降了匈奴。漢軍士兵們四散逃開之後,有四百多人,逃回到了漢朝邊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