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手舞足蹈

【釋義】意思是兩手舞動,兩隻腳跳起來。比喻高興到極點時,手亂舞,腳亂跳的樣子。

【例句】你們參賽隊的隊員,說話放文靜些,別總是手舞足蹈的樣子。

【近義;反義】歡天喜地 興高采烈;悶悶不樂

這個成語,出自《禮記.樂記》。我們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詩人。那麼,詩歌是怎樣產生的呢?歷史上,第一位詩人是誰呢?

《呂氏春秋.古樂》中說:「從前葛天氏時代的音樂,是由三個人手持牛尾,一邊唱一邊跳,反覆詠唱八次。」

葛天氏是傳說中的古代帝王,據說還在伏羲氏之前。當時還沒有文字記載,所以我們無法知道具體的情況。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古人在《詩經》的序言中說:「詩,就是心之所思,志之所向。在心中的,叫做『志』,用語言表現出來的,就是詩。感情在心中產生,就自然要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果語言還不能充分表達這種感情,就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慨和歎息。如果感慨和歎息,還不足以發洩這種喜怒哀樂之情,就禁不住要吟詩和唱歌了。如果吟詩和唱歌,還不能把某種感受充分地表現出來,手便會不知不覺地隨著詩和歌的節拍,揮舞起來,腳也會跟著跳起來(即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