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勝女」不嫁男人嫁工作 專家評析

【大紀元2012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根據台灣內政部調查顯示,女性初婚年齡,去年比前年又延後0.2歲,已延至29.6歲,逼近30大關。台灣媒體昨(20)日以《「勝女潮」來襲,不嫁男人嫁工作》為題,報導遲婚「勝女」的現象。

遲婚現象越普遍

《今周刊》稍早與104市調中心合作,針對台灣職場女性進行調查,發現工作滿意度較高的「勝女」,通常具有勇於表現自己的企圖、隨時正面思考、樂於接受挑戰的特質,能夠讓自己在職場快速提升、獲得成就感。

而《聯合報》20日也報導,在兩性平權的社會,越來越多職場上高薪、高學歷的遲婚「勝女」,選擇「嫁」給工作,這些女性說:「誰說女人一定得嫁給男人,我早就嫁給Mr. Job了!」

近來「勝女」成為熱門話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女性遲婚現象愈來愈普遍,25至49歲未婚女性中,5.5%延遲結婚是為投入工作。

「勝女」樂在工作

報導引述一位在私人公司服務、39歲的女性職員說,「我們是『勝女』,不是『剩女』」。在工作中她神采奕奕,甚至假日加班也當作約會,把上司當公婆伺候,只要工作上的大小事,包含慶生會、聖誕聚會,她都用心準備,是辦公室裡最襯職的「媳婦」。

報導也談到,一位承辦未婚同仁聯誼公單位人事室主任,他觀察以前辦聯誼,30歲以上的女生常乏人問津,但現在35歲以上的「勝女」,因相對成熟、經濟獨立,在聯誼活動中反而非常搶手。

但一位從事服務業男性也不諱言說,「勝女」給人感覺獨立,工作擺第一,感情擺第二,兩人交往不用隨時on call,比較自在,但是傷腦筋的是「很難掌握」。

大環境造就遲婚

究竟近年來「勝女」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千代基金會研究部主任胡正文表示,華人社會普遍具有「上嫁」和「下娶」的現象,使得外籍新娘源源不斷地來到台灣,而找不到社經條件男人比較好的女性,多數就是選擇工作。

而投入職場的女性,普遍受限於辦公室有「同事間不談戀愛」的禁忌,再加上工作時間長,工作以外的時間所剩不多,所謂的「嫁工作」,某種程度也是被工作綑綁。

胡正文分析,特別是現代女性,必須擁有經濟獨立,才能在家庭中享有平權,而年輕女性多看到自己的母親、阿姨等女性在婚後,多半在工作、家庭中兩頭燒,難免心生害怕,再加上現在初出社會的女性,沒有五年賺不到錢,因此拖延了婚姻的時間。

上述原因都使得單身或晚婚女性在近年來快速增加。胡正文提醒,單身女性或男性,更需要社會教育的關注,因為他們年輕時多半因為沒有負擔,喜愛旅遊、交友、開銷較大,必須及早對年老時的生涯和經濟有所規劃。

從自我中提升

美國心身醫科大學教授陳彥玲則認為,「勝女」現象某種程度反映大環境的價值觀,如同她們投入於工作、把加班當約會,但是真正在男女朋友間相處時,卻顯得難以掌握,這多少反映了個人主義作祟,過於強調自我的結果。「試問如果工作沒有得到滿意的薪水和成就感,是否還會做得那麼投入?」

陳彥玲認為,在企業上所獲得的成就感,多半仍屬於物質層面,是靠業績、靠名聲而獲得成就感,而不同於對社會的付出,對於人們善心、善念的啟迪,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提升。

陳彥玲提醒,自古就有陰陽的概念,男性和女性有其存在的條件和相互補足,古人說陰陽協調,便會風調雨順、人的精神會更加和諧。經過歷史淬鍊出的老祖宗的智慧,在提醒人們,當前男女價值觀丕變的新興風潮,究竟能經過多長時間的考驗?值得人們關注。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