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seasons 視生資」生資週 推廣生態保育

【大紀元2012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大自然的瞬息萬變,為提升保護生物生存環境的意識,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即日起至25日上午8點至下午5點在蘭潭校區活動中心1樓舉行「seasons 視生資」生資週活動,呈現四季變化對生活周遭生物的影響,現場有專人導覽解說,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該展示活動以「氣候與季節」為主題,可區分「脊椎動物組」、「無脊椎動物組」、「植物組」及「微生物組」等展示區,配合活體、標本、模型、圖片和多媒體等方式,展示各類生物在不同的季節與氣候有不同的生存方式,讓民眾了解大自然的奧妙,提升保育觀念。

脊椎動物組針對「四季」特別展出動物繁殖、渡冬及遷移的行為,也精心製作等比例放大的「灰面鵟鷹」模型,讓民眾一睹國慶鳥「鷹」姿。另外,特展「TNR」將讓大家了解現今流浪動物的問題,以及節育取代撲殺的解決方法。

無脊椎動物組則介紹春夏季螢火蟲、蝴蝶、鍬形蟲、金龜子、蚊蠅,秋季虎頭蜂以及冬季瓢蟲等昆蟲的四季面貌。微生物組製作冬蟲夏草大模型作為典型代表,也展示嘉大校園及後山所發現的真菌,以及常見的食用菇在不同季節有不同口感。植物組以教育解說為目的,介紹常見的平地植物,如臺灣欒樹、蓮花、大葉欖仁、油桐花等生長環境及在四季更替的樣貌。

生資週執行秘書林郁綺表示,臺灣因地理環境及氣侯因素,菌種富、豐度高,今年因有足夠的雨量,故在校園及後山採集真菌標本很豐收。每一種生物各有其存在價值,於自然環境中也有獨一無二的地位。透過生資週活動,期使大眾認識身邊常見生物魅力之所在,並兼備保護其生存環境的意識。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