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中國人口迅速老化 將危及經濟發展

【大紀元2012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編譯報導)全球人口在20世紀增長了4倍,從16億達到61億。對此,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人口統計專家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曾評價說:「我們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這樣規模和節奏的人口變化。」

當時很多人擔心人口膨脹將引起大規模的饑荒,然而實際情況卻相反,世界看到的是一個持續的繁榮期。

今天,全世界最顯著的人口趨勢是出生率下降。世界總生育率——普通婦女一生生育子女數已經從1960年的4.9下降到2.6。世界半數人口所在國家的生育率低於專家認為的2.1的正常更替水平,即這些國家的人口在縮小。近日,彭博新聞社專欄作家拉姆士‧彭努如(Ramesh Ponnuru)向讀者介紹了埃伯施塔特做出的人口預測以及人口變化趨勢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對世界人口的預測

他說在美國,人們習慣於思考這種出生率下降的趨勢如何影響福利系統:壽命越來越長,子女越來越少,如何制定退休計劃成了難題。但是其他發達國家的人口老化速度更快,他們將如何影響美國的全球地位也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美國的傳統盟友西歐和日本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將下降。西歐人口的平均年齡比美國「最老」的州——佛羅裡達還要高,而且還在以每周1.5天的速度升高。日本2007年的新生兒只有1947年的40%。

由於人口老化,這些國家的勞動力將減少,儲蓄率將下降,政府債務將上升,國家還可能因此失去活力。

所有這些影響幾乎必然會讓這些國家更不願意把錢花在武裝力量上。美國如果希望歐洲盟友分擔世界警察的角色恐怕要失望了。那些希望歐洲去完成人道主義使命的人恐怕也會失望。他們甚至難以保持目前在和平與民主爭論中的籌碼。

不過讓美國最擔心的國家是中國。中國過去一代取得的成就令人震驚,但是對其未來影響力的預測卻忽略一個事實,即中國的生育率比正常人口更替水平要低30%。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6年達到高峰,離現在只有14年之差。中國的勞動大軍將縮小,65歲以上人口將在今後20年翻一番,從1.15億變成2.4億。中國將迅速老化,只有日本曾經老化得更快,而日本在人口老化前已經變成了富裕國家。到2030年,中國人口的平均年齡比現在的歐洲還要高。

中國面臨的挑戰

此外中國還面臨另一個挑戰,即男女失衡的問題。正常的出生性別比例大約是每生100個女孩就有103~105個男孩。而中國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和選擇性墮胎,這個比例為100:120。從2000年到2030年,30多快40歲還未婚的男人數量將翻5倍。埃伯施塔特認為擁有一支「取不到老婆的青年男子大軍」對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穩定都沒有好處。

他認為人口結構的變化將讓中國面臨兩個具體的問題:中國社會向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家庭關係網,但是當親戚越來越少的時候,這個網絡會迅速萎縮;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的合法性依賴於經濟表現,而人口變化趨勢將危及經濟的發展。

最後,埃伯施塔特得出如下結論:「我們可能需要在世界上結交更多的朋友和盟友。」他認為美國和印度之間不斷加強的關係很有前途。印度被他稱為是一個人口老化速度適中的國家,但是又警告印度沒有很好的利用其人口資源,說印度的教育系統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

埃伯施塔特說,外交政策專家往往忽略人口變化趨勢所帶來的影響,因為從一個決策者的角度出發,「如果不是未來48至72小時將發生的事情,就不必考慮。」,而人口的變化是逐步發生的,而且將無情地改變現實。

(責任編輯:肖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