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賽德克·巴萊》大陸遇冷 引發片名熱議

【大紀元2012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佟亦加綜合報導)近日,在台灣創造票房奇蹟的影片《賽德克·巴萊》在大陸公映遭遇票房低迷的打擊後,罕見激發了媒體、業內人士以及觀眾對電影片名的反思和熱議。

《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在檢討後表示,該片在大陸放映應該取一個辨識度高的片名來吸引觀眾。不少網友在院線發起的「拯救賽德克」的活動中為該片的片名獻計獻策,普遍認為,該片在大陸公映遇冷都是被片名坑了,有人稱它「奧特曼」,有人稱其「奧德賽」。其實,「賽德克」意為「人」,「巴萊」意為「真正的」。有人建議,乾脆改名為《真正的人》或《真正的英雄》;還有人說,就直接叫《賽德克勇士》;有人直言,雖然《阿里山300壯士》顯得庸俗了點,但會有助於票房。

香港電影人向華勝在談到電影票房時也曾說,影響影片票房有八大秘訣,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片名。給電影起個好名字,就好比畫完龍之後的那點睛一筆。怎麼點好這一筆,裡面大有學問;有媒體記者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電影宣傳的大忌,有些電影,看過方知是部好片,不過要是沒有口口相傳的口碑,衝著那不知所云的片名,可能沒幾個人願意花錢買票進影院。

通過《賽德克·巴萊》在大陸公映遇冷的反思,媒體和業界普遍認為,電影的片名,承載了太多的含義,名字就是招牌。有的片名直接給電影錦上添花,招徠觀眾,如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就是好電影加上好片名的典型;有的電影,質量很次,不過就因取了個好片名,結果能「化腐朽為神奇」,吊足觀眾的胃口,讓觀眾心甘情願掏錢包購票觀看,如《孤島驚魂》,投資500萬,票房達9000萬,其中片名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突出了驚悚片的類型,讓人一目瞭然;有的片名不知所云,過目即忘,就拖了電影的後腿,就如看後好評如潮的《賽德克·巴萊》,許多觀眾因為這雲裡霧裡的片名錯過了觀看的機會。

(責任編輯: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