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

「高考第一大題」 作文

【大紀元2012年06月08日訊】高考作文,因其60分的分值在高考所有題目中佔第一位,故被坊間稱為「高考第一大題」,而且向來是高考期間百姓的談資。但是,無論「史上最坑爹作文」「史上最給力作文」最終花落誰家,高考學子的想像力總是讓人驚嘆。

據《山西晚報》報導,針對今年山西省所使用的新課標卷作文題,該報邀請了4位嘉賓,讓他們來破題、作文。

向「舉手之勞」致敬

嘉賓一:薛晉文(文藝評論家、博士)

看了「船主與漆工」的故事讓人難以平靜,三言兩語的故事看似平常卻不平庸,貌似簡約實則不簡單,彷彿從故事中看到了舉手之勞中孕育的偉大品質,感覺到了平凡而崇高的背影在故事中冉冉升騰,同時也觸摸到了漆工舉手之間滾燙的人性溫度,由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舉手之勞是一種基本常識:人是相互支撐著存活的高級動物,一舉手之間的辛勞應當成為人之為人的基本素養,它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也是一種人生的信仰,需要堅持不懈去檢驗,依托腳踏實地去丈量,絕不是一曝十寒的矯情,亦非心血來潮的作秀,應當是灌注於生命始終的一種常態與常識、常情與常道。可見,舉手之勞的素養內蘊著對生活的守望精神、飽含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凝結著對社會歷史的擔當情懷。

舉手之勞是一種無窮力量:助人一臂之力貌似微不足道,但全社會都崇尚「舉手之勞」之時,那將是一種排山倒海與翻天覆地的力量。憶往昔……看今朝,固然有道德生態的困境,但是,我們似乎遺忘了當年的舉手之勞精神,面對危難中的「小悅悅」無人伸出援手,遇到橫臥大街的「老奶奶」不敢靠近,看到街頭奮力拉車爬行的車伕不願搭把手我們到底怎麼了?是健忘還是麻木;是不屑還是無情?日漸衰落的舉手之勞精神,讓人看在眼裡,痛在心頭,當下,對幸福生活的呼喊和對世道人心的痛斥,歸根到底源於舉手之勞力量的疲軟與溫情友善精神的沉落。由此可見,舉手之勞匯聚的力量,足以讓個體不再孤獨、讓生命不再躁動、讓社會不再冰冷!

舉手之勞是一種境界情懷:從小處講,舉手之勞關乎一個人的道德品格,從大處著眼,事關特定民族的國民素養和國民情操。一個沒有舉手之勞的個體,沒有人願意親近他,更沒有人願意危難時拯救他,一個沒有舉手之勞情懷的民族,自身就是一盤散沙,左鄰右舍對其只能敬而遠之……只有千百萬個體生命自覺的舉手之勞情懷和無私奉獻的境界,人民才會幸福如意,社會才會安定有序,我們的民族才會強勢崛起!

這樣看來,「船主與漆工」的故事沒有過時,是專門講給我們和時代聽的一則生動寓言。

善是太陽

嘉賓二:丁則潔(太原市迎澤區第二實驗小學高級教師)

「人之初,性本善。」千年之前的古人就洞悉了人性。回首歲月滄桑,有多少人在用自己的行動印證著這句古老的、不朽的經典。

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當兩歲的妞妞突然從10樓墜落,她踢掉高跟鞋,張開雙臂,衝過去接住了妞妞。結果左手臂多處粉碎性骨折,尺橈骨斷成3截。她說:「這是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在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時,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那一瞬間,是甚麼賦予她力量?是母性,是善良的人性。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人們仰望。

同年,一個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從8歲開始獨自上街買菜,照顧癱瘓在床的養母。考上大學後,帶上養母繼續竭盡所能盡孝道。在人們的誇讚中,她卻說:「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雖然孟佩傑的身世可憐,但她不向命運低頭,依然勇敢地面對生活,用善良詮釋了孝道。她,是養母生存的勇氣,更激起了千萬人心中的漣漪。

幾天前的「最美司機」吳斌,在高速路上遭鐵塊襲擊,肝臟破裂,忍劇痛安全停車,使24名乘客安然無恙。車上的監控記錄了他當時堅強的1分16秒:被擊中時的一瞬間,他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但他沒有緊急剎車或猛打方向盤,而是強忍著疼痛緩緩減速,把車停靠在路邊,打起雙閃燈,拉好手剎,最後他解開安全帶掙扎著站起來,回頭對受驚嚇的乘客說:「別亂跑,注意安全!」據媒體報導,他是孝順的兒子、慈愛的爸爸、模範的丈夫、盡職的司機,平時的件件小事不足為奇,但那是善良在滋養的。心中有了善良打底,才會在關鍵時刻綻放光輝。

……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嘉賓三:馬艷萍(兒童文學作家)

船主感謝漆工塗好油漆之餘,補了船的漏洞,因此救了孩子們。船主的確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懂得感恩聽起來實在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然而,現實生活中,是否人人都懂得感恩呢?

……

常懷感恩之心,感恩一切,壞的,是他人給我的磨礪;好的,是他人的施與。

懷有感恩之心,小家和睦。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誰應該對誰那麼好。別人願意對你好,是因為他愛你。這種愛說到底就是付出,這種付出為甚麼不值得我們感恩呢?可我們偏偏是近視眼,看不到眼前人的付出,忘記了感恩。

記得很小的時候,因為媽媽打她,有一次離家出走,藏在玉米地裡不肯出來。天黑了,父母打著手電找她,我假裝沒聽到,躲著不出來,後來下起了雷雨。雷電交加的夜晚格外令人心悸,不好意思自己主動走回家。後來一個扳道岔的工人路過,看她凍得瑟瑟發抖,給了一個饅頭,並送她回家。她捧著這個饅頭心懷感恩,慢吞吞地走。回到家,媽媽守在桌旁,看著準備好的飯菜垂淚。那一刻,她頓悟:「老人給一個饅頭,我如此感恩。」媽媽頓頓飯都為自己做好,卻恍若盲人。如同親人日日為你床前餵藥,一日不週到,你便會覺得他對你不好了,而忘記他每一天的付出。

懷有感恩之心,世界大同。女兒去加拿大留學,在多倫多轉機,有陌生人在機場幫著女兒拖沉重的箱子,並且指點女兒該去哪裏辦登機手續。對於英語不太流暢的女兒,無異於雪中送炭。到了目的地,已是凌晨兩點多,有留學生大哥來接女兒,他們從未見過面,只在大學QQ群裡相識。當我在電話裡感謝深夜接機的小伙子時,他說:「阿姨,這是我應該做的,當年也有留學生大哥深夜接我。」

……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舉手之勞 人性之美

嘉賓四:楊瑞國(山西省實驗中學教師)

茫茫人世間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很多事情。一隻蝴蝶微微扇動翅膀,也許美國德克薩斯州會出現一場龍捲風;人們善意的一點舉手之勞,也許會給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避免慘劇的發生。舉手之勞讓我們的世界充滿人性之美。

幸福生活有時很簡單,人性之美也並不完全體現於英雄壯舉,平凡人的一些點滴善舉同樣可以給人以感動。舉手之勞是人世間最簡單、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正是這些小事可以讓我們從細微處發現人性之美,讓我們感受到這世間最珍貴的愛心、善意、責任感。

舉手之勞,愛心無限。互助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有人面臨危險的時候,也許我們的一次舉手之勞就可以讓他們重新獲得生存下去的希望。

最美媽媽吳菊萍的故事還在社會中廣為流傳:2011年7月,一名兩歲的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剛好路過的吳菊萍毫不猶豫地衝過去,徒手接住了女童,孩子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左臂卻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有人問她:「你怎麼知道你能接得住啊?」吳菊萍說:「看著孩子掉下來,總要接接看。」舉手之勞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

舉手之勞,善意無限。「環保」已經成為我們大家越來越關注的話題,與此同時,國人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地提高……

舉手之勞,責任無限。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工作態度的重要標準。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責任之外而不做。身處一個崗位,我們不僅要將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做好,還應該盡己所能將身邊的事都做好。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家單位招聘,很多學歷很高的人都落選了,用人單位最後招錄了一位看上去很普通的姑娘。落選的應聘人員提出異議後,招聘單位給出解釋:只有這位姑娘順手把倒在辦公室門口的掃帚扶了起來。扶掃帚的行為看上去極為簡單,但這舉手之勞卻體現了這位姑娘對待工作的拳拳責任心。

舉手之勞其實非常簡單,它不需要我們付出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它也不會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名望與地位,但就是這些看似簡單的舉手之勞,讓我們的心靈更美好,生活更愉悅,環境更優美,社會更和諧。多一份責任,消除一個隱患;多一份善意,消除一個誤解;多一份愛心,溫暖整個世界!

舉手之勞,彰顯人性之美;舉手之勞,構建無愧人生。

(責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