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手札

伊利安島 意外的達尼族慶典

臉上塗泥為哪樁

黃昏,我們上Suroba村一處崖頂看落日,正要下山時遠遠望見幾位婦人雙手放在頭上,在山徑上排成一直隊走,遠看就像一群投降的難民,便走近去。原來此地婦人出門時,都習慣在頭上掛個她們自編的網袋,方便置物或背孩子,所以走路時也習慣雙手放在頭上,扶住由頭上披掛到背部的網袋,免得滑落。

她們習慣雙手扶住由頭上揹到背後的背袋

再走近一看,幾個婦人臉上全塗著厚厚的泥巴,有黃泥、有黑泥,是防曬還是美容呢?都不是。經Nanang解釋,才知這也是家有喪事的記號,喪家的婦人除了斷指之外,臉上還要塗上泥巴以示哀慟。憨厚的婦人見我在拍照,還露出一臉天真的憨笑。

[[2]]

臉上塗泥原來家有喪事

從她們口中得知明天Bulama村裡有慶典,是達尼族的Inaguration,也就是新教堂的落成開幕式。聽說此地慶典多集中在6月,而此時12月能幸運碰到有意外的慶典舉行,自然不能錯過,因此我們決定臨時更改行程,晚一天入山,明天先參加慶典。

達尼族慶典

這天我們於早餐後出發,20分鐘就來到新教堂所在的Bulama村,這裡村與村之間都以圍籬為界。圍籬有許多種,茅草捆綁的、竹編的、木樁的、還有石頭堆砌的……只要手邊有的材料都可以拿來做圍籬。一般約一個大男人的高度,門也多為茅草頂,但多半小聚落都沒有門,必須翻爬圍籬進出,不是很麻煩嗎?究竟是防小偷,還是防君子?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來到這個村子的集會場,走進大門,眼前的景象真是令人興奮。新教堂佇立在場地中央,四周圍籬上像曬衣服般,掛滿了一大塊一大塊剛屠宰分割的豬肉,場地裡有近千個達尼族人在忙碌著…。原來他們自夜裡三點鐘就由四面八方、千里跋涉來到此聚會所,開始屠宰豬隻。在巴布亞,豬的身價很高,因為任何慶典都需要牠。我看傻了眼,Nanang卻說,這只能算是個小慶典,不過殺了五十幾隻豬,一般慶典都要宰個百來隻,最大的慶典他看過殺三百五十隻以上。但能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已夠令我瘋狂了!

宰了五十頭豬

穿梭在這些忙碌烹食的人堆裡,完全無懼於地上那一道道的熱炕。熱氣騰騰的一長落全是烤熱的石頭堆和準備燜烤食物的坑道,以及一堆堆香蕉、地瓜、洋芋等,還有準備石燜用的葉子,這種土著的地坑烹飪法他們叫bakar batu。bakar是barbeque的意思,batu是石頭,我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吃過這種在地坑裡用熱石頭燜烤出來的石頭雞,實在非常香嫩可口。

烤豬肉用的整條熱石坑

更令我興奮的是人群中有許多戴koteka的族群,還有許多臉上、身上都彩繪的男女(土著在準備戰鬥或跳舞時,都會在全身上下用油彩彩繪),他們準備跳舞。其間不論穿衣的、紋身的、赤身戴koteka的,都是如此的自然融洽,皆同心合力於一個目標,那就是烹食!對我這抓著相機的外來闖入者也充滿了友善。而Wanto總是笑咪咪的Papa長Mama短(Papa、Mama是對土著長者的一種尊稱),然後遞上一根菸。現在我才知道他自己不抽菸,為何叫我帶這許多香菸來,原來香菸是最能溝通友誼的橋樑,而土著不管男女都愛抽菸。

--轉載 華成圖書《蠻荒,我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