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歷史今日】廬山會議與反右傾

【大紀元2012年07月03日訊】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江西廬山召開擴大會議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的原定議題是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指標,繼續糾正「左」傾錯誤。然而由於彭德懷上萬言書,導致毛澤東的反擊,彭德懷被指犯有「資產階級的動搖性」,是「右傾性質」的問題,是向黨進攻。隨後,毛澤東決定從8月2日到16日接著召開中共八屆八中全會,通過了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夭、周小舟等「反黨集團」的決議。會後在全國展開了「反右傾運動」(反對以彭德懷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上萬名中共黨員受到了批判、坐牢。

參加該次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央、國家機關一些部門的負責人。毛澤東在會上講了話,提出19個問題要求大家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與會人員自由交談,各抒己見。

會上對中國當前國內形勢問題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認為,農村食堂、供給制、「共產風」等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應從實際出發,認真總結1958年的經驗教訓;另一種認為,對於批評大躍進、人民公社的錯誤和缺點很不滿,認為是潑冷水,是右傾。

7月10日,毛澤東在組長會議上講話,強調總路線無非是多快好省,是不會錯的,並說「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缺點錯誤是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問題,要繼續高舉「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毛澤東講話以後,會議繼續分組討論《廬山會議議定記錄》,並準備在7月15日結束。

彭德懷上萬言書

時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元帥看到會議馬上就要結束,而且大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極左路線仍有堅持,經深思熟慮後,決定以個人名義給毛上書,想讓他改變主意。

在信中,他談了自己不便在小組會上談的想法,陳述了他對1958年以來「左」傾錯誤及其經驗教訓的意見(被稱為萬言書),信中首先肯定1958年大躍進的成績是正確的;接著指出大躍進的問題所在是:「1958年的基本建設,現在看來有些項目是過急過多了一些,分散了一部份資金,推遲了一部份必成項目,這是一個缺點」,「1959年就不僅沒有把步伐放慢一點,加以適當控制,而且繼續大躍進,這就使不平衡現象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增加了新的暫時困難」,他直截了當地指出:「浮誇風、小高爐等等,都不過是表面現象;缺乏民主、個人崇拜,才是這一切弊病的根源。」

彭德懷為民請命

彭德懷為甚麼要逆風而上呢?原來從1958年6月,毛澤東批發「兩年超過英國」的報告之後,被毛推上國家主席位置的劉少奇也緊跟精神宣稱鋼鐵產量可以兩三年趕英、七八年超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迅速席捲中華大地。

1958年12月,中共中央在武昌召開八屆六中全會。會後,彭德懷在湖南作調查,是由省委書記周小舟陪同。據周小舟介紹:全省共建起5萬多個小土高爐,生了火的還不到一半,出了鐵的就更少。而對於公社食堂,周小舟告訴彭德懷:公社食堂沒有給群眾帶來甚麼方便,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費。聽著周小舟的介紹,彭德懷發現,湖南的情況和他在甘肅河西走廊看到的情況是那樣的相似。他更感到這次回鄉作調查的必要。

彭德懷回到自己的家鄉烏石鎮彭家圍子,步行數里在田邊數稻稈考查;其後,他又去了毛澤東的故鄉韶山公社,所見所聞與烏石大隊大同小異。跟著他又去了30年前起義的地方——平江縣。他吃驚地發現當地幹部竟把1957年的高產數字公佈為58年的產量.而把58年較低的產量當作是57年的,從而向外證明「人民公社」的成功!彭感歎地說:「如此造假,真令人害怕!

在家鄉,他還舉行了座談會,後來有一個老紅軍遞給他一個條子,回去打開一看是一首詩,詩上寫了:「谷灑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穫童與姑,來年日子怎麼過?請為人民鼓與呼。」據說,彭德懷看完之後,當場落下眼淚,回來決心幫老百姓講話。

毛的引「蛇」出洞

7月16日,毛澤東突然批示將彭德懷給他的私人信件印發給與會全體人員,冠以「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 ,讓大家「評論這封信的性質」。

同時,毛澤東給劉少奇、周恩來、楊尚昆寫信,建議將原來各大區小組重新編組,只是組長依舊,以便廣博見聞。

另外毛還要求劉少奇等人通知在北京的彭真、陳毅、黃克誠、安子文等及若干位部長和三委(計委、經委、建委)副主任上山,上廬山開會;並徵詢在大連休養的陳雲的意見,「能來則來,不能來則不來」。隨後,會議轉入對這封信的討論。

7月17日,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政治局候補委員周小舟發言支持彭德懷。

7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長張聞天作了3個小時發言,用了更精確的理論術語,支持彭德懷。

毛急招林彪援軍等上山

毛一邊讓政治局及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央、國家機關一些部門的負責人對彭德懷的信暢所欲言,應用「陽謀」,引蛇出洞;引出贊同彭德懷意見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誘敵深入」。一邊電召林彪等人上廬山參加會議,為自己打倒彭及其隨同者。

7月29日,林彪上了廬山。林彪在北京已得知廬山上中共內部發生的事情,清楚毛澤東召他上山的意圖,上山後口稱「援兵」,所以對彭德懷的批判可謂刀刀見血。

毛開始反擊

7月2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一次大會,開始發難。毛澤東說:如果講到責任,責任在李富春、責任在王鶴壽,其他部長多多少少有點責任;農業部有責任,譚老闆有責任。主要責任應當說在我身上。過去說別人,現在別人說我,應該說我。你們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無後乎?

毛澤東說:「現在黨內外出現了一種新的事物,就是右傾情緒,右傾,右傾思想,右傾活動已經增長,大有倡狂進攻之勢。這表現在此次會議印發各同志的許多材料上。這種情況遠沒有達到1957年黨內外右派倡狂進攻那種程度,但是苗頭和趨勢已經很顯著,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了。這種情況是資產階級性質的。」

同時還要挾道,假如辦十件事,九件是壞的,都登在報上,一定滅亡。那我就走,到農村去,率領農民推翻政府,你解放軍不跟我走,我就找紅軍去。

7月27日,又開了一次大會,毛澤東在會上說:「我曉得你彭德懷從延安整風以來就不服氣,憋了那麼久,這次就發到廬山上來了。好傢伙,簡直要把漢陽峰推下去!你我共事30年,你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有意見為甚麼不在鄭州會議上提出來?不在成都會議上提出來?廬山會議快結束了,怕是沒有了機會,是不是?所以,就下了戰書。你罵了20天,指名道姓,喋喋不休,還要怎麼樣了?」

7月31日的常委會中,毛澤東對彭德懷的百團大戰時說:「一些同志認為日本佔地越少越好,後來才統一認識:讓日本多佔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蔣介石的國了。國內有國,蔣、日、我,三國誌。」

集中火力 「聚而殲之」

8月1日,毛澤東主持政治局常委會。朱德首先發言,態度溫和。立即被毛澤東斥為「隔靴搔癢」。

林彪接著發言,聲色俱厲地說,「彭德懷是野心家、陰謀家、偽君子,馮玉祥式的人物。」 林彪還批評彭,你要拋掉個人的過分自信,拋掉個人英雄主義。「只有毛主席能當大英雄,別人誰也不要想當英雄,你我離得遠得很,不要打這個主意。」

林彪說完,毛澤東再次講話,從哲學問題談起,說彭德懷是資產階級世界觀,不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方法論是經驗主義的,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說彭德懷這個人有兩面性,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反革命的一面。

林彪迎合毛澤東,一筆筆地算起彭德懷的歷史舊帳。林彪的發言為會議批鬥彭德懷定下了凶狠的調子。

還有陳伯達,柯慶施,康生等看 『風』駛舵者,也紛紛加入狠批彭德懷的行列。

8月2日到8月16日,緊接著召開了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這次會議的議題主要是:一是對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進行批判;二是討論調整1959年經濟計劃指標。

全會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關於撤銷黃克誠同志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決定》、《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的決議》、《關於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決議》等。全會決定撤銷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和周小舟4人分別擔任的國防部長、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和湖南省委第一書記職務,但保留他們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以觀後效。

會議決定還是高舉「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大搞大煉鋼鐵、大搞人民公社,導致浮誇風不斷、生產大量降低,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從而致使3年大饑荒,4,500萬人非正常死亡。

(責任編輯:張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