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調查:緬當局對宗教衝突袖手旁觀

【大紀元2012年08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人權團體調查發現,緬甸西部若開邦6月發生宗教衝突之後,緬甸軍隊對無國籍的穆斯林進行殺害、強姦及大規模逮補等惡性鎮壓,並表示緬甸當局對於當時的衝突袖手旁觀。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人權觀察8月1日發表的報告中說,警方在一連串的衝突中,並沒有阻止毆打穆斯林至死的暴徒,此外,軍方還對企圖逃跑及滅火的洛興雅穆斯林開槍。人權團體呼籲政府停止虐待、保證履行人道主義,並邀請國際觀察團進入。

至今,政府以戒嚴為由,禁止人道援助進入該區。報告中說,逾10萬流離失所的人因此無法得到食物、居住與醫療照顧。

5月28日,若開邦一名女佛教徒遭到3名穆斯林強暴、殺害,數百名佛教義勇隊6月3日攔下一輛巴士,指巴士上部分穆斯林涉及這起事件,殺死車上10名穆斯林乘客。6月8日週五禮拜之後,約300名洛興雅人走上街頭,並且向警方和政府人員丟擲石頭。當局隨後宣布4邦進入戒嚴。

人權觀察訪問了57名若開邦人及洛興雅人,報告在雙方衝突開始後進行。人權團體要求2011年上台、聲稱要走向民主的緬甸新政府正視當地存在已久的歧視與敵意。

人權觀察亞太區負責人亞當斯(Brad Adams)說,儘管政府宣稱要結束種族及虐待,若開邦的事實顯示迫害跟歧視都還持續著。歐美讚美當局處理騷動的方法,是「被巨大變化的浪漫故事所蒙蔽」。

緬甸外長7月30日稱,當局在重建秩序上已做「最大克制」,宗教迫害不是衝突的導火線。人權團體認為,這個說法企圖將這個宗教問題政治化與國際化。

緬甸約有80萬洛興雅人,當局只承認1948年以前抵達緬甸定居的是緬甸人,其他都是「非法進入」。當局還要求國際難民署將這些人安置在第三國。鄰國孟加拉也拒絕收留逃避衝突的洛興雅人。難民署表示,他們只能安置從一國逃難到另一國的難民。

人道主義對話中心(Center for Humanitarian Dialogue)的亞洲負責人瓦提裘提斯(Michael Vatikiotis)表示,這是若開邦人對洛興雅人的惡毒仇恨,並不是孤立的事件。雙方過去的衝突已經積累成整個地區的嚴重問題,而非緬、孟的問題了。由於無法進入該地區,很難對是非做出公正的判斷。

官方數據表示,暴力事件共造成77人死亡,109人受傷,5千戶房屋焚毀。主管邊境的單位表示,共逮捕858人,包括5名人道組織職員,但不清楚洛興雅人及若開邦人的人數。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