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增加投資穩定經濟 力保十八大

【大紀元2012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按照過去中共透露的信息,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十八大)將在今年秋季召開,儘管中共沒有公佈「十八大」召開日期,一些媒體推測應該在10月底召開。

保證十八大的召開被中共稱為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隨著時間的臨近,中共政府力圖在各方面創造一個讓外界看來「穩定」的局面。隨著中國經濟的下行,經濟數據的慘淡令外界擔憂,中共政府近期不斷推出推動經濟增長的大規模投資方案,被一些分析認為是為中共十八大鋪路。

外媒:經濟與政府換屆緊密關聯

中共將在今年的「十八大」上換屆,新的領導班子將替代目前的胡錦濤、溫家寶執政。

對於中共十八大召開日期的推測,比較流行的是十月底。路透社最近的報導稱,一位不願意公佈身份的歐洲外交官員透露,北京的許多飯店已經開始為會議訂留房間,時間是10月份的第三個星期。

《金融時報》發表的分析文章說,經濟與政府換屆的關聯在中國向來就是非常緊密的。

中共增加投資以穩定經濟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不斷下行,8月份經濟數據的慘淡令分析人士不斷看淡中國經濟,《路透社》調查的20家經濟預測機構的中值顯示,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長將會跌破年初定的7.5%目標,達7.4%。還有一些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經濟持續下去將會爆發經濟危機,甚至引發社會危機。

9月11日,中共總理溫家寶在天津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稱,政府將適時動用1萬億財政來推動經濟增長。

一週前,中共發改委兩天內審批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7月份以來,中國各地方政府不斷公佈大規模投資計劃,截止目前,各地方政府公佈的投資規劃總計超過11萬億。

另據中國人民銀行11日公佈的數據,中國8月新增貸款總額為7039億人民幣,高於市場預期的6000億人民幣。這顯示中共政府顯然已經在放鬆信貸,刺激經濟。

中共黨代會之前宣佈大量投資被認為是常見現象

《金融時報》報導引述一名瑞典華裔學者的觀點,認為在中共黨代會之前宣佈大量投資和黨代會之後出現投資增長是一樣常見的現象。

報導還引述中國學者的話說,中國領導人換代之前,都會仔細安排基建工程之類的建設,以便在任內能夠取得重大的成就,因為這些大型工程都需要時間。

這與最近溫家寶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有雷同之處,在這場被認為是溫家寶「臨別講話」中,溫家寶強調了2008年「4萬億」一攬子投資計劃的巨大「成就」,還透露了新的1萬億推動經濟增長意向。

對於GDP增長數字統計來說,這些刺激經濟計劃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在大部份海內外經濟學者看來,刺激計劃是造成目前中國高房價、高物價、經濟機構嚴重失衡及產能過剩的根源。

金融界關注中共下一屆領導核心的「消失」

外界廣泛認為,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將在今年中共舉行的「十八大」上成為中共新的一屆領導核心。

但自從9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黨校出席開學典禮後,習神秘「消失」,推掉了與多國政要的會晤,中共高層也沒有給出一個具體原因。在此期間外界對習近平消失的原因有著諸多猜測,包括背傷說、心臟病說、車禍說、以及暗殺說等。

習近平的「消失」也引發了金融界的關切,在當前中國經濟下行,而中國經濟又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繫的背景下,習近平的狀況顯然可能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政策。

里昂證券(CLSA)香港中國投資策略部負責人鄭名凱(FrancisCheung)最近在香港出席一次專業會議時表示:「人們都開始擔心習近平的下落,他離開公眾視線已經有約一個星期。」

路透社13日也援引另外一家美國證券公司駐東京辦事處的戰略部高管表示,雖然北京在高官身體健康的問題上一直保持沉默,但這種沉默可能也表明了幕後的一些不和諧之音。他認為「整個事件也反映了新領導層在幕後制定政策時可能發生了一些摩擦。」

不過,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尚沒有因習近平「消失」的事件而受到影響,顯然外界認為習近平的接班尚不存在問題。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