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影視

金馬影展 多位傳奇人生化為精彩影像

【大紀元2012年09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秋雲臺灣臺北報導) 2012金馬國際影展獻上《黛絲姑娘》、《義大利之旅》、《阿拉伯的勞倫斯》、《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等多部修復經典名片。除此之外,攝影記者雷蒙•德巴東、電影史家維多•羅素、智利新民謠之母薇歐蕾塔•帕拉、搖滾漸凍人傑森•貝克、法國巨星賽吉•甘斯柏的傳奇人生,也都化為精彩的影像。

義大利大師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與巨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合作的《義大利之旅》(Journey to Italy)竟然超越他的開山之作《不設防城市》(Rome Open City)而擠進影史百大之列,終於讓這部當年被緋聞詆毀的經典得到應有的地位。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大師羅塞里尼與傳奇巨星英格麗褒曼共同的《義大利之旅》(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英格麗褒曼vs. 安娜麥蘭妮》(Bergman & Magnani: The War of Volcanoes)以獨到的創意,用她們演過的電影與珍貴的新聞資料片,「演」出了這段震撼影史的三角戀情,也對愛情與創作之間的曖昧關係給出犀利的剖析。

《英格麗褒曼vs. 安娜麥蘭妮》對愛情與創作之間的曖昧關係給出犀利的剖析(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由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彼德奧圖(Peter O’Toole)領銜主演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在當時勇奪七座奧斯卡金像獎,被視為史詩電影的終極標竿。金馬影展將推出最新的「50周年修復紀念版」,絕對令老影迷回味,讓新觀眾稱奇。

《阿拉伯的勞倫斯》今年問世50週年(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法國安妮•華達(Agnès Varda)《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Cleo From 5 To 7)在五十年前就玩起「真實時間等於電影時間」的同步遊戲,以一位女歌手下午5點到7點的奇妙經歷,親密而自由地探索了生活、死亡、女性等議題。

法國新浪潮之母安妮華達在《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玩起同步遊戲(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在宛如流放的歲月裡,首部證明自己未被擊倒的作品就是《黛絲姑娘》(Tess),這部描述純樸農村少女顛沛流離,周旋在兩位愛人之間的悲慘故事,美輪美奐,卻深刻諷刺著生命的荒謬。不但獲得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奧斯卡也難以忽視地給予六項提名。

《黛絲姑娘》深刻諷刺著生命的荒謬(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被譽為「即便是人行道也能拍出詩意」的傳奇戰地攝影記者兼紀錄片導演雷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on)的新作《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Journal de France),高齡七十的他,在世界流浪半生後,選擇將晚年的深情凝視留給最鍾愛的祖國,一台車、一個人、一架相機,行遍法國鄉間小鎮。

傳奇戰地攝影記者兼紀錄片導演雷蒙德巴東《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導演安德烈•伍德(Andres Wood)榮獲日舞影展最佳影片的《在雲端上唱歌》(Violeta Went to Heaven),是智利新民謠運動之母薇歐蕾塔•帕拉(Violeta Parra,1917-1967)的傳記電影,激情澎湃的生命樂章,充滿爆發力。

《在雲端上唱歌》是智利新民謠運動之母薇歐蕾塔帕拉的傳記電影(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搖滾不死:傑森貝克傳奇》(Jason Becker:Not Dead Yet)記錄與漸凍人生搏鬥的搖滾小天才傑森•貝克(Jason Becker)無法正常行動、說話,卻始終不放棄音樂創作的感人歷程。

《搖滾不死:傑森貝克傳奇》記錄與漸凍人生搏鬥的搖滾小天才傑森貝克(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甘斯柏之親密自畫像》(Gainsbourg by Gainsbourg: An Intimate Self Portrait),透過甘斯柏的娓娓自述,有別以往世人心目中惡名昭彰的狂妄形象,而罕見地讓人進入到一位擁有創作歌手、詩人、畫家及導演等多元才華的藝術家,其內心深處的溫柔及複雜。

賽吉甘斯柏的娓娓自述:《甘斯柏之親密自畫像》(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責任編輯:黃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