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犬小腦萎縮 針灸療法改善

【大紀元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11日電)一隻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柯基幼犬,完全無法站立,在國立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配合針灸治療,已能在輔助器協助下緩步行走。

興大獸醫教學醫院去年9月來了一隻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柯基犬「寶寶」,到院時僅兩個半月大,完全無法站立、運動神經失調,主人已放棄治療,小狗隨時可能面臨安樂死。

興大獸醫系主任董光中和學生蔡宛芸觀察小狗病況並不嚴重,吃飯、排便都正常,只是行動不便,因而決定收養牠。

興大獸醫教學醫院院長李衛民今天表示,「寶寶」到院時無法行走,因此懷疑是脊髓或腦部疾病,照過核磁共振與X光後,脊髓正常,但影像中看不到小腦的結構,因此研判可能是小腦萎縮。

李衛民指出,獸醫使用中醫療法越來越常見,針灸方式包含白針、水針跟電針等,由於白針跟電針需要維持20到30分鐘不動,「寶寶」太好動不適用,只能用水針,將藥物打到穴位,透過暫時性的壓迫讓藥物慢慢釋放。

目前就讀獸醫學系五年級的蔡宛芸說,「寶寶真的進步很多」。她預計今年6月畢業,雖然課業很繁重,她還是每天抽空抱抱「寶寶」,托著毛巾幫牠復健或是幫牠按摩肌肉伸展關節,以防四肢萎縮。

蔡宛芸在「寶寶」3.5個月大時用水管自製了一台狗輪椅,輪椅可托起寶寶的後肢,牠就可四肢著地,利用前肢的力量自己往前移動。「寶寶」目前養在學校實驗室,許多學生都會一起幫忙照顧或跟牠玩耍,早已成為實驗室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