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分網

朝鮮族洞簫名匠擬在韓國舉辦音樂會

【大紀元2013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洪梅韓國首爾報導)來自中國延邊的朝鮮族同胞申龍春,因擅長吹奏洞簫和改良製作樂器,在韓國音樂界久負盛名。1月25日,為紀念自己吹奏洞簫55週年,以及洞簫唱片出版10週年,他將在首爾的國立國樂院的禮樂堂舉辦洞簫獨奏音樂會。

申龍春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場面。(圖:申能春提供)

申龍春(77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20年前來到韓國,在韓國一邊教授學生,一邊進行傳統樂器的改良和製作,如今自己在韓國的弟子們有的都是著名大學的教授和博士了。

他還介紹,他在韓國舉辦過大大小小100多次音樂演奏會,經他改良的樂器有大琴、中琴、小琴、高音洞簫、洞簫等有6種之多。

申龍春出生於北韓鹹鏡水道,在延邊歌舞團擔任15年演奏員,在延邊藝術大學音樂系任教授25年。由於他改良了短蕭、橫笛、揚琴,獲得了中國文化部科技成果優秀獎和進步二等獎等。短蕭承傳人、延邊大學音樂學博士張翼善和延邊藝術學院前院長李勳(音譯)等都是他的弟子。

圖為申龍春在接受採訪講解洞簫。(攝影:全宇/大紀元)

「洞簫」是一種竹製吹奏樂器,也是朝鮮族古老的民間樂器之一。其音色情調傷感,強弱自如,不僅能表達含蓄哀婉之意,也能表現慷慨激揚之情,獨特的音律形成了「洞簫」演奏的重要特色。內在、含蓄、發聲美的簫在表現哀婉、慷慨的情緒時比其它樂器更勝一籌,形成簫演奏的重要特色之一。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每逢喜慶之日就會伴隨著激昂的長鼓聲和悠揚的洞簫聲翩翩起舞。「洞簫」於2008年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責任編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