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高架穴植育苗 草莓量增1成5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農委會農糧署表示,輔導苗栗縣草莓產區設置高架穴植育苗設施有成,成活率提高30%,產量提高15%,收益顯著提升。

農糧署表示,健康種苗是草莓栽培成功的關鍵,但傳統育苗方式種苗品質不佳,定植後死亡、缺株情形嚴重。

農糧署進一步指出,署方與苗栗縣政府、苗栗及桃園區農改場在苗栗地區輔導設置高架穴植育苗設施14.12公頃、苗期病蟲害防治監測6處,輔導更新組織培養健康原種苗2萬6700株,幫助農民進行田間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清園工作,提高草莓苗定植後存活率為95%、提高30%,產量則提高1到2成。

農糧署指出,曾獲神農獎的大湖鄉草莓達人范銹龍說,草莓育苗期長達6個月以上(每年4到9月),採用高架穴植育苗設施,除避免高溫或強降雨造成田間積水損傷、土壤病害傳播外,也可減少施肥量、降低病蟲害防治次數及施藥量,單位面積產量增加15%;栽培管理操作方便,有利提高青年留農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