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名師家傳 成就妙手——馬夔中醫師訪談

【大紀元2013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採訪報導)筆者曾聽到一則有關馬夔醫師的故事。一天,一位患者找馬夔治療腳傷。這位患者不小心,跌斷了腳踝骨,傷情十分嚴重。內外踝骨全部骨折。如果找西醫治療,打石膏、拍片之後,要幾個月不能動。這位患者顯然對中國的接骨術更了解。他們不找西醫,而是直接找到馬夔醫師。馬夔使用自己家傳的接骨術,再貼上一副秘製膏藥,短短21天,骨傷痊癒,讓西醫治療相形見絀。

  

馬夔醫師擅長的不僅是接骨,他的針灸術也令人刮目相看。他的祖父、祖母都出身中醫世家。馬夔從小就開始學中醫。小時候,他父親給人看病時,經常讓他幫助起針。7、8歲時,他已經學會針灸中的許多竅門,掌握了拔針、扎針之法。從小練就並掌握了左右手同時扎針的高難技巧。到天津中醫藥大學學習後,他又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中醫針灸學專家、博士生導師石學敏教授,學習中醫針灸的各種手法,為石學敏弟子之一。

  

馬夔還擅於醫治疑難雜症,並創出一些醫學奇蹟。馬夔在美國的一位師兄,在美國行醫20多年,因患淋巴細胞癌,在斯坦福醫院治療後,被宣布最多還有三個月生命。經馬夔的中醫治療,這位患者又活了6年半時間。

  

在國內時,馬夔曾治過一位幾乎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這位患者昏迷了大約17天,當時,沒人願意接這個病人。病人的家屬請馬夔治療。從醫院接回病人,經過灌藥、針灸,兩週後,這位病人撤下了胃管、尿管;三個月內開始下床到處走動。最後經醫院檢查,完全康復。此事當時震動這所醫院的腦內外科專家和護士。

  

馬夔89年剛獨立開診所兩年時間時,就曾治癒一位骨癌患者。他承繼了家族幾代的精湛醫術。在上世紀20年代前後,北洋軍閥統治天津時期,馬氏一門的醫術已經響徹津門,與另一家蘇氏中醫的名號並駕齊驅。

  

冬季養生:溫補+運動

  

馬夔對中醫的養生之道,也非常精通。

  

馬夔說,中醫的養生保健,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大自然息息相應。四時不同,養生之法也不同,但法不離陰陽。冬天寒冷,人體熱量易流失,要養陽氣,加強人體溫補,吃補品,促進內分泌,養精蓄銳。俗語說,冬天養陽,夏天養陰。但馬夔說,每個人情況不同,幼兒、學生、成人、老人都不一樣,調補要區別對待。

  

冬季飲食調補,要吃一些溫熱、養腎的東西。火鍋、堅果類食品,像栗子、核桃等;肉類中鹿肉、鱷魚肉、駱駝肉、羊肉都可吃;含維他命E的食物,如水果、食品、蔬菜之類的,可促進女子產生孕期分泌物。維生素E促進女生排卵,建議青春期、育齡期女子可含維生素E丸、E片。烤羊肉串、小茴香。紅酒、葡萄酒都非常好。葡萄屬於陰性之物,補陰血,還補心臟。

  

另外,馬夔說,灣區工程師們工作日緊張,壓力很大,而且往往要坐很長時間。但久坐傷腎傷腰,就需要吃一些溫補食品。另外,身體內心肝脾肺腎各個器官喜好不一,腎臟喜溫惡寒,必須要在冬季時進行溫補,調補人體的熱量和氣血。

  

久坐會產生氣血不盛。馬夔說,中醫有句話說,「動則谷氣得消」,身體經常活動,人體的脾胃才強盛,才能夠吸收更多東西,產生更多的氣血能量。長期坐在電腦跟前腳不動,缺少運動,就會導致人體的氣血能量不足。

  

但說到運動,有的人又過猶不及。馬夔說,灣區的工程師,有練瑜伽的,有打太極的,有打籃球的。他有一個朋友,47歲了,喜歡練舉重,「我告訴他,歲數大了,不能練了,他不信,前幾個月來過一次把自己的腳給弄傷了。」

  

馬夔說,很多人並不了解自己的身體,要根據自己的年齡,選擇適合的運動。

  

冬季謹防心血管疾病

  

馬夔說,冬季人體血壓容易上升,心腦血管病比較多發。夏天熱,血壓通常比較穩定。心腦血管疾病一般都在凌晨發生。凌晨時間屬於陰中之陰,人體氣血流通慢,易發生悲劇。有一些有名的演員死在衛生間裡,衛生間是陰寒的地方,冬天,衛生間通常不會很熱,溫差大,驟冷驟熱,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晨起時,不宜一下子起床。起床過猛,會引起血壓突然變動,導致腦供血不足,腦平衡功能失調,以致摔倒在地。有的人腦袋會摔出血,還有摔骨折的。腦中風,通常是外面寒涼之氣大,血液流通慢所致。

  

馬夔說冬季是心腦血管急症多發期,針灸治療見效非常快。危險情況要及時撥打911。為防止意外,家人最好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因為這些疾病要求急救要非常快,為搶救贏得時間,家人可用縫衣針、牙籤都行,扎內關穴。此穴在掌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扎人中穴也行,嘴唇上2/3,使勁掐破都沒關係,可阻止血壓上升。內關穴是人體要穴,對所有胸部、肺、胃部疾患,都有療效,還可治精神病、神經官能症等。

馬夔中醫師的診所地址為:3677 Enochs St., Santa Clara, CA 95051 ;聯繫??:(408) 888-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