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澳媒:習近平世交表示人民的力量將改變中國

【大紀元2013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何蔚悉尼編譯報導)費爾法克斯新聞公司駐中國記者約翰•加諾特(John Garnaut)在其1月8日的文章中披露,習近平的世交,中國博源基金會董事長秦曉最近說,日益增長的中國公眾壓力,將迫使新的習近平領導班子對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進行政治和經濟的改革。

加諾特在其文章中說,秦曉將於本週告訴他的美國聽眾,中國必須警惕任何對迅速發展的經濟能夠與獨裁政治體制並存的「自欺欺人」的想法。秦曉認為,已經有跡象顯示,習近平班子是清楚當前的中國的政治體制不可能維持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而公眾的壓力需要迫使它改變金錢和政治的相互勾結,衝破舊的思想體系,並走上一條激進的改革之路,以建立市場經濟和「現代社會」。

加諾特說,當作家,律師,演員和知識份子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艦報紙「南方週末」事件中大膽地表示支持報社記者抗議政府惡劣的審查制行動時,秦曉的「公眾壓力」 論獲得了提前驗證。

加諾特提到,中國女演員姚晨在她微博上引用索爾仁尼琴(Solzhenitsyn)的話「一個真字重於整個世界」,獲得了3170萬人的震撼性響應。而中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青年作家韓寒,也在他的博客上撰文表示,「面對無形的,但無所不在的審查制度,中國的藝術家和作家永遠是受害最深的群體。你可以有所謂的自由,因為他們有自由來懲罰你,為了符合他們的規定,唯一的辦法就是成為他們。」他的這篇文章被轉發數十萬次,儘管被當局很快關閉。

加諾特表示,根據秦曉的演講稿,他將告訴其在紐約上市證券交易所的聽眾:「市場經濟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 , 「自由貿易的市場制度需要基礎性制度建設的支持,包括民主,法治,產權保護,信息公開透明,明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界限…」

並且,在紐約的中美經濟對話上的演講中,秦曉也將提到「中國目前的缺乏方向性,造成其不信任與美國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世界。」 他認為,「它(中共)的思想和制度體系將阻礙中國走向現代化,而從外部來看,也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其國際關係」。

加諾特說,秦曉批評目前時興的「中國模式」,中央集權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是在向國際社會表示,中國不僅在國內拒絕普世價值和現代的社會制度,並且也旨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一個中國版的秩序,規則和價值觀。

對於秦曉與習近平的關係,加諾特提及,秦曉很瞭解習近平,他的父親曾是習仲勳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