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港研究指關閉活禽市場H7N9減逾九成

【大紀元2013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昨日公佈最新一輪有關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的研究結果,發現通過關閉活禽市場可令人類感染H7N9風險大大降低超過九成,相信若今年冬天再度爆發疫情,有關措施可發揮作用。

港大公共衛生研究中心公佈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最新研究結果。圖為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梁卓偉教授(蔡雯文/大紀元)

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和中國疾控中心聯手研究H7N9禽流感,通過分析大陸感染H7N9病毒患者的數據,以了解關閉活家禽市場對於控制流感爆發的成效。研究結果對控制H7N9禽流感以及維護公眾健康具有重要啟示。有關研究同一天刊登在英國權威醫學雜誌《刺針》上。

研究指,今年3月全球首次發現H7N9人類感染禽流感,大陸有136個確診病例,其中45人死亡。大部份病例在4月發生,季節性特徵與H5N1禽流感相似,並估計病毒平均僭伏期為3.3天,住院病例的死亡風險是三成半。而夏天個案較少,10月份有兩宗新增病例,估計秋冬會有更多確診病例。

關活禽市場降禽流感

研究顯示,如果流感高峰期如4、5月及秋冬季,關閉活家禽市場,能有效降低禽流感風險。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梁卓偉表示,這次研究發現為前線防控人員打了一支強心針。本港街市活禽日日清政策成效顯著亦可供參考,但大陸應考慮自己的市場供應鏈及措施執行的可行性,制定適用的防控感染方案,「未來秋季和冬季,大家知道禽流感變人流感,秋冬季是最高危期,所以在這方面如果我們可以完全避免好似在春季的疫情就最好,但如果要有零星個案,怎樣可以將最終的傷亡數字減到最低及我們的措施能做到位。」

他說,香港過去十幾年的經驗就算不是全部關閉,有這些休市措施,都可以將禽鳥內的繁殖率減到最低,不過也需要市民一起去配合,「你休市那天買不到雞,希望大家可以明白,為何有關當局需要徹底和全面覆蓋和執行這些政策要到位,因為你一到位,整個社會要支持要明日大家才會做得暢順。」

梁卓偉認為研究有助於應對秋冬疫情,「科研方面我們做了大量數據分析和研究,看到我們在源頭方面應該可以加把勁及可以做好一些預防措施,希望可以避免大規模的爆發今個秋冬。」

他又提到之前曾經公佈的所謂冰山觀察,即爆發的零星個案其實是最重症,但是效應仍存在,「現在的疫情似乎因為季節性,好像初期預測,會有一個開始,因為秋天來了,有零星個案,不排除冬天,好像世衛總幹事所說,很可能有另一輪疫情。」

另外,公共衛生研究中心及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胡子祺博士亦指出,多個爆發H7N9疫情的大陸城市,在實施關閉活禽市場措施後,數周感染數字迅速回落,反映措施有效。

副教授高本恩博士說,10月內地再有兩宗人類感染H7N9個案,不排除H7N9病毒過去的暑假一直潛伏在社區,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