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

柏林愛樂春之祭 紀念首演百年

【大紀元1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9日電)柏林愛樂睽違2年再來台,這次帶來兩場不同的經典曲目,今晚的春之祭百年音樂會,作為紀念「春之祭」首演100年紀念。

今晚德國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柏林愛樂春之祭百年音樂會」,將由指揮賽門拉圖(Simon Rattle)帶領樂團,演出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舒曼「降B大調第一號交響曲」及普羅高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今年適逢「春之祭」首演百年,磅礡的氣勢、顛覆想像的高音與節奏,演出屢屢震撼聽眾。「春之祭」芭蕾舞劇當年在巴黎初登場時,曾引起全場暴動,拔地而起的銳音、快慢不一的踉蹌節奏,再加上前衛大膽的舞步,當時傳統守舊的上流貴族絲毫無法接受。

儘管「春之祭」芭蕾舞劇首演風評不佳,但在1914年演出的音樂會版本中,史特拉汶斯基擴大管弦樂編制,大幅增加木管樂器數量,也增添銅管與打擊樂器;去除過分強烈的視覺刺激後,只剩下「春之祭」酣暢淋漓的音樂揮灑時,觀眾不僅毫無反感,曲畢還給予熱烈的歡呼,演出廣受讚揚。

拉圖表示,「春之祭」就像是一個來自大地的作品,彷彿是一隻野獸從地裡破土而出,展現完全異於既有音樂的狂放姿態和神采,拉圖說,「它是這麼的稀奇,這麼的獨特,這麼值得被人珍藏,即便它是一隻外表嚇人的野獸。」

浪漫華麗的舒曼「降B大調第一號交響曲」,又稱為春之交響曲,以4個主題分別描繪春天朝夕晴陰的各樣姿態,充分展現舒曼溫柔詩意的創作典型。

普羅高菲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以普羅高菲夫早期作品中常見的優雅主題為中心,本曲原本預計在1917年11月首演,不料10月就發生俄國大革命,因此一直延到1923年才請到同樣來自俄國的指揮家庫賽維茲基在巴黎首演。

柏林愛樂「柏林愛樂春之祭百年音樂會」,今晚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並同時在新竹縣體育館、花蓮中正體育館同步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