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節日期間 華裔青少年參加聚會應謹慎

【大紀元2013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時值年末假期,各類聚會、舞會多。專家建議,聖誕節日期間,聚會多,華裔青少年參加聚會要特別留心,不要受朋友影響,遠離毒品,免遭毒品侵害。

由加拿大約克大學社會研究院主持,對安省200所學校1萬多名7-12年級學生的用藥及成癮調查報告(OSDUHS)最新結果顯示,近年來,為求興奮刺激服用處方藥和感冒藥的學生比例大幅上升,9.7%的學生稱在去年曾濫用感冒藥,比2009年7.2%的比例高出,但喝酒、吸煙、吸食可卡因和甲基安非他命的學生數量比1999年大幅下降。

  

調查還顯示,近40%稱過去1年曾至少喝一次咖啡因飲料,12%表示過去1周至少喝過一次。過去1年中,男孩飲能源飲料、吸大麻和濫用非處方藥、水煙、無煙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甲基安非他命或致幻劑的比例,高於女孩。調查還顯示,多數藥物的濫用,在高年級學生中更普遍。

  

家和專業輔導中心區慕啟表示,所幸的是,華裔青少年吸毒現象不是很嚴重。華人普遍明白吸毒不是好事。但是其他族裔群這類現象很多。他建議,華裔青少年參加年末聚會需謹慎遠離毒品。

約克區華裔警官韻寧表示,到了高中以後,很多學生喜歡開聚會。年輕人在參加聚會時,必須要清楚很重要的2點,一是必須了解對方是否能喝酒。安省法律規定,不到19歲不能喝酒;另一個重點是不能涉及毒品。如果發現或懷疑聚會場所牽涉毒品或其他不好的事情,要立即給家裏打電話,離開聚會場所,不要再繼續下去。

政府宣傳力度不夠 誤導青少年

區慕啟表示,近年來,青少年吸煙、喝酒的比率是比以前少了,但吸食大麻及類似興奮劑的比率越來越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對吸食大麻有害的宣傳力度不夠。「吸煙有害大家都知道,到處也有廣告牌提示,煙草售賣處也有宣傳提示:吸煙有害。可是關於吸毒有害的提示牌、宣傳廣告幾乎看不到。」

  

區慕啟還說,現代社會一些不正確導向,有些公眾人物包括政界人士、娛樂界人士,如有某歌星、明星也承認自己吸過大麻。社會上會流傳一些消息,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尤其誤導年輕人,會使年輕人認為:「可能只是吸煙有害,吸大麻應該問題不大。」如此,將對輕少年產生極壞的影響。

理性參加聚會 遠離酒精及毒品

韻寧說,在聚會場所,如果有心懷不軌的人往飲料裡加毒品的事發生,就會非常危險。有一種毒品叫Rohypnol,無色無味,喝了加有這種毒品的飲料之後,人會失去控制,任人擺佈;還有幾種用得最多的就是大麻、搖頭丸、可卡因,其次是冰毒,這些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因此在聚會時,一定要小心自己喝的東西。如果喝的是聽裝飲料,事先要看一下聽是否完好,是不是被打開過的,如果已經被打開過,就不要再喝;如果是大桶飲料,有人給你倒好飲料後,一定要用手拿著自己的飲料杯;假使必須要上廁所,不得不把飲料杯放在外面,出來以後,這杯飲料不能再喝,要重新換一杯新飲料。」他說。

韻寧表示,雖然並不是每一個聚會都有毒品危險,但是如果有這個跡象,只要在這個聚會場所內,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控毒品罪。因此在聚會時,如果有人問:「你需不需要試試搖頭丸?」就表示這個聚會可能涉及毒品,要趕緊離開此地。

對於年輕人參加聚會,約克警局特別提示:年齡不滿19歲不允許喝酒;駕車時不能飲酒或吃藥;不要乘坐喝過酒或吃了藥的司機駕駛的車輛;如果可能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車、接送轎車,或者由負責的成年人接送;在駕駛時要留意觀察其他司機的駕駛行為,時刻保持警惕性;至少要讓一名父母或監護人知道當晚聚會的行程,並提供有效的聯繫方式;確保有一名值得信任的成年人可以在當日隨時提供協助;確保攜帶充足電的手機,並且隨身攜帶一些現金。

沾染毒品後患無窮

區慕啟說,吃了大麻、搖頭丸後,最近期的反應是當時有止痛效果,輕鬆、愉快。但同時會出現肢體活動能力減慢,影響駕駛能力,還會表現情緒失控,暴力、幻覺等。再加上他們吃大麻喝酒駕駛,後果更嚴重;那些嚴重的車禍很多都與吃大麻有關。

  

區慕啟還說,最令人擔心的是青少年吸大麻還有更嚴重遠期後果。這些吸大麻或類似品的人都是11、12年級的青少年,一旦他們養成了用大麻來緩解壓力的習慣,就會長期使用,導致直接影響大腦的認知能力。等到成年以後,會導致應對壓力的能力嚴重減弱甚至缺失,還有的會出現完全意思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