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組圖:臺灣國寶風箏藝師謝金鑑與壓箱寶貝

【大紀元2013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寶風箏大師謝金鑑曾獲得「百年傳統藝術藝師獎」殊榮,中華郵政總局2003年以他製作的龍、虎、鳳、魚發行風箏郵票,近日謝金鑑和子女們將風箏壓箱寶貝拿出來做展示,包括「巨龍風箏」、「龍頭蜈蚣風箏」等經典作品,他們也鼓勵親子共享全家放風箏的樂趣。

謝金鑑巧手製作的龍風箏與鳳風箏。(臺北市文化局)

謝金鑑(1926-)

中華民國風箏協會名譽理事長謝金鑑,人稱「風箏謝」、「龍師傅」、「風箏老頑童」,他製作風箏超過一甲子光陰,做夢都夢到在做風箏。1972年國父紀念館剛開幕,謝金鑑設計的大型蜈蚣風箏,吸引日本人注意問他要賣多少錢,他大膽開價新台幣1千多元,沒想到對方當場掏錢買下,大增他製作風箏的信心,後來開啟他們家製作風箏出售,甚至開工廠接訂單做外銷,生意好的不得了,他感謝風箏改變家裡的生活很多,但因為大陸的低價競爭,最後只好停止會賺錢的事業。

謝金鑑最引為傲的龍風箏。(謝金鑑提供)


謝金鑑巧手製作的龍風箏。(謝金鑑提供)

謝金鑑曾經走過歐、美、南非等20多個國家展示風箏,1983年在美國華府第十七屆史密斯風箏節,以作品「巨龍」獲得最美麗風箏獎。同年美國馬利蘭州風箏節以作品「巨龍」、「花蝶」獲最佳風箏獎、最美麗風箏獎等六項大獎。1995年紀念臺灣光復50週年獲表彰民間藝人獎,1996年得到第一屆銀髮技藝薪傳特殊貢獻獎。2010年由臺北市政府登錄為傳統藝術「風箏」保存者,並於2011年獲頒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

謝金鑑與最引為傲的龍風箏。(謝金鑑提供)


八仙風箏。(謝金鑑提供)

「巨龍風箏」、「龍頭蜈蚣風箏」

謝金鑑的大作「龍頭蜈蚣」的龍嘴會張開閉合,最有名的是臺灣最大「巨龍風箏」,4米高、3米寬,重達6公斤不需平衡桿,龍會隨風左右舞動。他告訴記者放「巨龍風箏」,需要3、4個人幫忙,非常有趣味。

鳳凰風箏與中華民國風箏郵票。(謝金鑑提供)


[[15]]

由上至下為老鷹、馬、鍾馗風箏。(謝金鑑提供)

他的女兒謝秀美說,「我爸是好玩、愛玩的,『巨龍風箏』可放進轎車、計程車內,這是父親的巧思可以帶著就玩的設計。」她提到,我們將「巨龍風箏」帶到香港去比賽過,有香港觀眾說:「哦!終於真正的龍出來了」,謝秀美說,因為到現在還沒有其他人會做不需平衡桿的龍。

童子與魚風箏。(謝金鑑提供)


十二生肖風箏。(謝金鑑提供)

謝金鑑的風箏壓箱寶貝 兼具傳統藝術與創新

高齡88歲的謝金鑑小時候住在新竹縣新埔鎮,新竹的氣候多風少雨,自古有風城之稱。他表示,小時候鄉下沒有甚麼童玩,看到長輩在放風箏覺得很好玩。他在臺北曾做過鐘錶工作、公務員,利用公餘從21歲開始自行研製風箏,樂此不疲,「就一直做,愈做愈有信心,愈做愈多。」

虎風箏與中華民國風箏郵票。(謝金鑑提供)


馬風箏。(謝金鑑提供)

風箏製作注重力學,注重對稱與均衡,謝金鑑的風箏兼具傳統藝術與創新。他的壓箱寶貝有八仙、龍、鳳、孫悟空、豬八戒、鍾馗、童子與魚、十二生肖、虎、馬、熊貓、蟬、蜻蜓、蝴蝶、魚、蝙蝠、十二星座風箏,他也緊跟潮流創新風箏,像2004年跆拳道選手朱木炎在奧運場奪金,哈雷慧星、太空飛鼠、HELLO KITTY當時很流行,都跟著時代做,讓風箏飛上青天,「我們要重視傳統,也要跟著時代創新,就是要動腦筋做新的,大的風箏製作比較困難。」

蝴蝶風箏。(謝金鑑提供)


紅蜻蜓風箏。


蝙蝠風箏。(謝金鑑提供)

謝金鑑近幾年對風箏製作推廣不遺餘力,希望將傳統、創新的風箏特色與藝術之美傳承下一代,他在萬華剝皮寮展出時,很多外國人來看都說很稀奇,很少看到這麼好的東西。他認為最緊要是他有這麼多風箏,希望有博物館可以收藏,也盼國家重視中華傳統風箏的傳承,但感嘆因為製作風箏很費時,這個行業沒有出路傳不下去。謝金鑑及家人強調,推廣風箏全家樂是很好活動,對親子來說既是娛樂,也是合作、很好玩。

十二星座風箏。(謝金鑑提供)


太空飛鼠與HELLO KITTY風箏。(謝金鑑提供)


謝金鑑、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2013臺灣真好傳統與創新風箏活動,謝金鑑與來學習的學生等人士合影。(謝金鑑提供)

(責編: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