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

吳鉤:宋朝的芭比娃娃

【大紀元2013年12月09日訊】記憶中,我童年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己和小夥伴們動手做的,店舖中幾乎沒有甚麼玩具售賣。那時還是剛剛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初。想不到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城市中已經出現了專門的玩具市場,養活了一群專賣兒童玩具的小商販。

據《武林舊事》記述,「若夫兒戲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數,如相銀杏、猜糖、吹叫兒、打嬌惜、千千車、輪盤兒。每一事率數十人,各專藉以為衣食之地,皆他處之所無也。」另據《都城紀勝》,杭州「又有專賣小兒戲劇糖果,如打嬌惜、蝦須糖、宜娘打鞦韆、稠糖之類。」

所謂「兒戲之物」、小兒戲劇糖果,都指玩具。這些玩具名目已多不可考,「吹叫兒」大概是一種可以吹響的哨子,「打嬌惜」「千千車」是不同的陀螺,「蝦須糖、宜娘打鞦韆、稠糖」則是既可玩賞又能食用的食品玩具。一些今人還在玩的玩意兒,如小刀槍、骰子、紙牌、釣竿、絹孩兒、彈弓、毽子、風箏、象棋,等等,宋代的市場上均已有售。

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節,簡直便是宋人的玩具購物狂歡節。這一天,東京的大街小巷「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裝欄座,或用紅紗碧籠,或飾以金珠牙翠」。這個「磨喝樂」,乃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磨喝樂」原為梵文「摩喉羅」的訛音,不知何故被宋人借用來命名泥娃娃),其地位相當於今日的芭比娃娃。

同芭比娃娃一樣,「磨喝樂」製作精良,身材、手足、面目、毛髮栩栩如生,而且也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裝。《醉翁談錄》說:「京師是日(即乞巧節)多博泥孩兒,端正細膩,京語謂之摩喉羅。小大不一,價亦不廉。或加飾以男女衣服,有及於華奢者,南人目為巧兒。」《繁勝錄》也說,「御街撲賣摩侯羅,多著乾紅背心,系青紗裙兒;亦有著背兒戴帽兒者。」尤以吳中名匠袁遇昌製造的「磨喝樂」最為神奇,「其衣襞腦囟,按之蠕動」(明《姑蘇志》卷五六)想必泥人內部配有機械裝置。

宋朝的尋常市民家、富室乃至皇家之中,都有「磨喝樂」的忠實粉絲,「禁中及貴家與士庶為時物追陪」(《東京夢華錄》)。流風所至,宋朝孩子很喜歡模仿「磨喝樂」的造型:「市井兒童,手執新荷葉,效摩喉羅之狀。此東都(汴梁)流傳,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記也」(《夢粱錄》)。大人們誇一個孩子可愛迷人,也會說「生得磨喝樂模樣」。「磨喝樂」既然風靡天下,價錢也就不可能太便宜,「價亦不廉」;貴者,「一對直數千(文)」。名匠袁遇昌製作的「磨喝樂」更是昂貴,每對叫價「三數十緡」。

除了「磨喝樂」,商家在乞巧節當然還會隆重推出其他玩具,如以黃蠟鑄成的「鳧雁、鴛鴦、鸂鶒、龜魚之類,彩畫金縷」,叫做「水上浮」;又有「以小板上傅土,旋種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態」,叫做「谷板」;有「以瓜雕刻成花樣」,叫做「花瓜」;又有「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瓷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籃彩縷束之」,叫做「種生」。這些新奇玩意兒,「皆於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東京夢華錄》)。

宋代的元宵節期間,則是燈籠熱銷的旺季:「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時人形容「燈品至多」,「精妙絕倫」。

有一種「無骨燈」,是「混然玻璃球也」;走馬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還有一種名為「大屏」的巨型燈,「灌水轉機,百物活動」,是用水力驅動旋轉的;在夜市中樸賣的「琉璃炮燈」也很精巧,宋人范成大有一首詠元宵節應節物的詩寫道:「映光魚隱見。」並自註:「琉璃壺瓶貯水養魚,以燈映之。」這裡說的便是「琉璃炮燈」。另一位南宋詩人葉茵的《琉璃炮燈中魚》描寫得更細緻:「頭角未崢嶸,潛宮號水晶。游時雖逼窄,樂處在圓明。有火疑燒尾,無波可動情。一朝開混沌,變化趁雷轟。」想來這種「琉璃炮燈」既可盛水養魚,也可點上蠟燭,燭光魚影相映,應該很漂亮。

只有一個富足、閒適的社會,才會如此專注於製作兒童乃至成人的玩具。

文章來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