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法國名廚贏得博古斯國際烹飪決賽金獎

【大紀元2013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歸燕、張妮法國報導)2013年博古斯國際烹飪金獎(Bocuse d’or)決賽於1月30日在法國里昂美食展覽會上決出了勝負。法國32歲的名廚Thibaut Ruggeri以精湛的廚藝,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24位名廚的較量下,為法國贏得了本次博古斯金獎。這是自該獎項於1987年設立以來,法國贏得的第七枚金獎,廚師本人也獲得了2萬歐元的獎金。

博古斯金獎創始人保羅•博古斯(Paul Bocuse)先生雖已87高齡,仍老當益壯親臨現場宣佈獲獎者名單。

Paul bocus 祝賀優勝者

(攝影:李歸燕/大紀元)


本次比賽中,來自丹麥的27歲名廚Jeppe Foldager獲得銀獎,來自日本的37歲名廚Noriyuki Hamada獲得了銅獎,作為一個亞裔廚師,能夠贏得金博古斯獎,這在博古斯金獎比賽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日本廚師界很感驕傲。

三名嬌嬌者,左邊第二名挪威,中間第一名法國,右邊第三名日本。

(攝影:李歸燕/大紀元)


還有兩個特殊獎,分別由英國和挪威得到。在8000平米的比賽現場,有1800多名熱情支持者觀看,拉拉隊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拉拉隊一角

(攝影:李歸燕/大紀元)


Thibaut Ruggeri的冠軍作品是羅西尼牛柳、珍珠香草拌鰈魚。他向大家透露自己的廚藝是融合了法國的傳統廚技和凡爾賽王宮的宮廷料理方式。

Thibaut Ruggeri是來自法國羅納地區,任伊夫林(Yvelines)省le notre 集團的副廚。為了這次總決賽,Thibaut Ruggeri從去年11月份就開始做準備了。在餐廳老名廚和教練的指導下,還前往著名的凡爾賽宮尋找靈感,從大自然中,從古老的王朝傳統烹調文化中尋找佳餚的題材。

創新規定:廚師現場發揮

本次總決賽中,評委會制定了新的規定,就是一改以往規定菜式的方式,要求參賽廚師臨時發揮,比賽開始到現場準備的菜市場選菜,然後決定自己的最終比賽菜譜。

[[1]]

第一名, 第二名,第三名, 在metro市場購買食材。

(攝影:李歸燕/大紀元)

比賽協會主席Francois ADAMSKI曾表示,新規則給參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挑戰,使比賽更有創造力,同時,對於參賽者來說,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比賽具體要求:規定5個小時出兩道菜,一道魚(3個配菜),一道肉(3個配菜)。選手可在參賽前的2個月構思一個配菜,其它兩個配菜必須在考場的菜市場裡,用一個半小時選擇季節性蔬菜。在三個配菜裡,必須有一個是本國的特產風味。當選手選購好材料之後,可以在廚師指導和助手的幫助下設計編寫菜譜。做菜時,每一道菜餚都要做14份,12 份給評委,1份放桌上展出,1 份用來拍照。

[[6]]

第一名的魚菜餚。(網絡圖片)



此外,新規定還提高了對廚房的衛生條件、工作方法、合作精神、遵循菜譜的程度等要素的評定,該些因素占比賽總評分的20%。具體的評分是,味道 40 分,裝盤20分,地區專一性和獨創性 20分,無浪費 5分,清潔廚房 5分, 團隊精神 5分,遵守配方5 分,總共100分。

獲獎者永久殊榮:名字被刻成銅匾

比賽結束的次日,前三名獲獎者的姓名被刻成銅板鑲嵌在位於里昂北郊的博古斯餐廳的門前,鑲嵌儀式隆重殊勝。

在博古斯餐廳前鑲嵌刻名銅板

(攝影:李歸燕/大紀元)

博古斯先生可謂是法國飲食界的特殊人物,他為法國廚藝界贏得了榮譽,給法國的美食界帶來了很高榮耀。他在里昂的餐廳很有名氣,甚至被譽為猶如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一樣的象徵性建築。2011年,著名的美國烹飪學院Culinary Institut of American(簡稱CIA)授予博古斯「世紀廚師」的稱號。

博古斯比賽選拔國際最高水平名廚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博古斯國際烹飪比賽,每年都進行預選賽。今年有來自五大洲的6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預選賽,最後有24名廚師贏得了決賽權,他們分別為比利時的Robrecht Wissels, 澳大利亞 Shannon Kellam, 巴西 Fabio Watanabe, 加拿大 Alex Chen, 丹麥 Jeppe Foldager, 英國 Adam Bennett, 愛沙尼亞 Heidy Pinnak, 美國 Richard Rosendale芬蘭 Mika Palonen, 法國 Tideau Ruggeri, 危地馬拉 Marcos Saenz, 匈牙利 Tamas Szell, 冰島 Sigurour Haraldsson, 意大利 Alfio Ghezzi, 日本 Noriyuki Hamada, 摩洛哥 Issam Jaafari, 墨西哥 Migauel Quezada, 挪威 Orjan Johannessen, 荷蘭 Martin Ruisaard, 新加坡 Eng Tong Yew, 斯里蘭卡 Buddhika Samarasekara, 瑞典 Adam Dahlberg, 瑞士 Teo Chiaravalloti, 中國 Ralph Sun。

(責任編輯: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