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寬鬆不管用?日消費者物價連四月下滑

【大紀元2013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儘管日本政府及央行都推出政策對抗通貨緊縮及經濟停滯問題,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一年前同期下降0.3%,當局要達到通膨2%的目標,可能比想像中困難。

《金融時報》報導,排除了生鮮蔬果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另一方面,日圓的匯率近期已挫貶15%,使得日本的進口商品,從汽油到套裝旅遊的價格升高。分析預估,剛上任的日本央行新總裁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可能需要2年的時間達到通膨2%的目標。

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 Group)駐東京分析師李智雄(Chiwoong Lee)表示:「我們相信日本央行離2%的(通膨)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日圓貶值的效果反映在普遍的物價,而不只是進口商品上,還需要時間。」

黑田東彥下週將主持上任後的首次央行會議。外界預期,為達到通膨2%的目標、走出1990年代以來的經濟停滯與通貨緊縮,央行會進一步購買政府債券或其他資產,以擴大寬鬆政策。

央行寬鬆政策的目的不只是讓物價上漲,而是刺激企業投資及工資上漲。不過企業態度相對保守,反應未若預期,2月的生產較去年同期下降0.1%,遠低於上漲2.6%的預期。

摩根大通證券公司(JPMorgan Securities)駐東京分析師足利正道(Masamichi Adachi)表示,結果顯示日本第一季的經濟可能不如預期樂觀。分析師初估,日本能在這一季擺脫15年來的第5次衰退。

足利表示,下週將視新的數據評估經濟成長,不過目前看來,下行的風險較大。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