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來自棉紙的花世界 楊慶懿師生展

人氣: 16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北報導)美麗的棉紙透過楊慶懿師生的巧手創作,幻化成層次分明、五彩繽紛、立體逼真的花、草、鳥、魚、獸,原野的美景,經過創作者詩情畫意的巧思,演化成燦爛的楓紅、綠草如茵、花、鳥、魚的生命,活躍於畫板上。

出生於屏東東港鄉下小漁村的楊慶懿,從小就喜歡水墨畫,東港鄉下的大自然美景,成為繪畫最好的素材,造就他與繪畫結下深深的畫緣。

楊慶懿回憶著說,四十歲那年開始接觸繪畫的世界,追隨嶺南派大師黃磊生先生習畫,紮下國畫良好的基礎,後來認識經營棉紙的童瑤小姐,展開學習紙藝的奧妙,長春棉紙行出品的漂亮手染棉紙,提供棉紙畫藝創作最好的媒材,在撕與捏的過程中,代替了筆的揮灑,嶺南派的渲染技法基礎,呈現出不同於中國水墨及日本和紙繪的趣味。

楊慶懿表示,曾經在台北市立介壽國中擔任輔導老師,以撕畫作為學生的社團活動,一張小小的撕畫作品,很快就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從而也激勵自己在工作的忙碌當中,抽暇完成一些作品,感動自己,也影響了一些親朋好友,跟著一起開始在撕紙天地中找到樂趣。

楊慶懿說,美麗的棉紙因古往今來的詩情,幻化成成一朵朵的野地裡的紫菊、舞草,創作的牽拌是詩的情、花的生命,時光彷彿倒流,那些化為紙漿的樹,又活躍在畫仙板上,燦爛的楓紅、好像又一次生命復活在紙上。

近年定居在台北近郊的山中,白鷺、山雀為伴,在看山看水的日子裡,大自然就是老師與畫,寄情在山水、泥土、花鳥中,希望補捉到那一份清幽,留下迷離的氣氛,訴說著詩情畫意。

楊慶懿指出,棉紙撕畫是利用已染好顏色的各式各樣棉紙〈有棉紙、雲龍紙、典具紙〉作為創作的媒材,用撕、揉、搓等技巧,黏貼成手工作品,由於手工棉紙不同的粗細纖維,造就出不同於傳統水墨畫及日本和紙繪的樂趣,也運用在日長生活中的用品上,製作成別具新意的筆記本、相框、扇子、手工書、萬用卡,近年更有廠商開發成3D多層次的立體卡及陶瓷用品上,頗受歡迎。

本次參與展出的師生有楊慶懿、曾秀婷、陳紅紅、李雪惠、鄭瑞玉、陳敏娟、林佰伶、張雅意、蕭守、楊淑萍、黃麗滿、劉桂里、黃紹瑜。

展出日期自即日起至5月29日,上午9點半至12點,下午1點30分至16點30分。週日、國定假日休館,展出地點保安活動中心,樹林區保順街88號。

花鳥的創作巧思。(攝影:宋順澈/大紀元)
栩栩如生的錦鯉悠游於水中。(攝影:宋順澈/大紀元)
孔雀畫作。(攝影:宋順澈/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