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央企多違規造假 曝露驚人隱形福利

【大紀元2013年0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近日,大陸有財務審計結果顯示,各央企均有違規和造假情況出現,牽扯出多起重大經濟案件線索,70名相關負責人被處理,三家銀行違規放貸嚴重,還暴露出違規給職工蓋樓發購物卡等諸多隱形福利。央企壟斷經營產生高利潤,以及高福利始終廣為詬病,多有專家學者對此質疑與批評。

10國企多年財報數據均有不實

5月10日,中共審計署公佈了涉及電力、商貿、電信、航空運輸等領域10家央企及3家銀行的2011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和一年前的情況如出一轍,被審計企業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重大經濟決策、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其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併發現多年財務報表數據均有不實的情況。

其中,中國國電集團公司2011年虛增利潤6.22億元。2008至2011年,國電集團及17家所屬單位存在未按照規定確認收入、合併財務報表關聯交易事項抵消不充分等問題,4年間合計多計資產0.67億元,少計利潤1.63億元,其中2011年多計利潤6.22億元。

同時,中國移動集團2005年至2011年共多計收入1.3億元;五礦集團2005年到2011年共多計資產4.39億元,少計利潤3.03億元,其中2011年少計利潤1.91億元;華能集團2011年多計資產1.93億元,多計利潤0.35億元。

北京科技大學劉澄教授表示,央企被查出的諸多問題大多數出在子公司身上,其中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總部監管不嚴,二是子公司「主動犯錯」;而總公司犯錯很大程度上出於對制度的主動規避,比如違規挪用集團資金給職工增加額外福利。

審計揭出驚人隱形福利或是冰山一角

國企的隱形福利也紛紛遭起底曝光,一些企業及其下屬機構,違規列支資金,為職工發放福利,建設住宅樓。這些隱性福利,浮現於眼前,觸目驚心。

華能集團所屬的扎賚諾爾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在2008年至2011年,將計提的煤炭生產安全費用、煤礦維簡費1085.43萬元,違規用於職工住宅樓、廠區道路建設等。

國電集團,2008年至2011年,所屬13家公司發放的4617.79萬元獎金未納入工資總額;其所屬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4家下屬企業超範圍發放技術獎1362.20萬元。

中國移動集團廣東、河北移動等24家單位,2005年至2011年間,通過應付福利費科目為職工購買商業保險3.96億元;中移動集團設計院等2家單位在中移動集團已統一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情況下,另行購買補充養老保險0.57億元。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河南有限公司將應付工資9805.60萬元以勞動競賽獎勵的形式轉至工會後發放給職工,部份所屬分公司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中國移動研究院在福利費中為職工購買不記名多用途健身卡2405.74萬元,實際可用於健身、餐飲、購物等活動。

在中共國資委下屬某建築類別公司工作的任女士,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平時發的購物卡用不過來,節假日前發的更多。最絕的是我們領導想的招兒,每週三發現金做福利,這樣可以不計稅。別覺的這很多,我同學在國電,其實和她相比,我都不好意思提這點事兒。」

同時中共政府與央企的福利房政策也令民眾強烈不滿。有時評作家王學進撰文稱,央企福利分房價竟為市場價格十分之一,諸多禁令就是無可奈何人神共憤的福利分房。原因有許多種,歸根結底在於上樑不正下樑歪。中直機關和部委割捨不了福利房這塊大肥肉。連中直機關和部委都不執行國務院的文件,出爾反爾,焉能指望央企國企和地方政府不群起傚尤。

中共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在《經濟參考報》發文表示,在世界各國,公務員群體因政策保障而在當地工薪階層中享受最好居住條件的,不論富國還是窮國,不論大城市還是小城鎮,不論歷史還是現實,除了前蘇聯,一個例證都找不到,其公務員住房問題上的不慎做法曾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以至政治危機,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查出多起重大經濟案件線索 70人被處理

據中共審計署企業審計司負責人魏強表示,有的企業單位的內部管控存在薄弱環節,違法違規問題仍然存在,個別企業存在的問題還較突出。此次審計查出多起重大經濟案件線索,已將上述問題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立案查處。

該負責人還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相關企業制訂完善規章制度785項,對70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其中廳局級幹部15人。按審計要求,企業已補繳各項稅款5.37億元,挽回損失6.22億元。對審計提出的218項審計建議,企業均已採納。

據《東方早報》報導,在10家國企審計結果公告中有提及「涉嫌經濟違法案件線索被移送有關部門調查處理」的企業共有5家,分別是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三家銀行違規放貸246億元

據對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家銀行2011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顯示,建行和農行違規發放法人貸款共計166.29億元,進出口銀行違規發放貸款共79.44億元等。

據大陸媒體報導,建行、農行、進出口銀行等3家金融企業的一些分支機構違規發放貸款和辦理票據業務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主要是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項目和企業發放貸款,違反規定程序發放貸款,違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及開立信用證,違規發放個人貸款等;二是違規辦理存款業務,主要是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為完成存款考核指標而違規虛增存款等;三是一些分支機構存在會計核算不實、資產管理和財務核算工作不夠規範等問題;四是部份貸款「三查」不到位、貸款五級分類不夠準確、部份信貸資金被挪用、未按實際進度和資金需求發放貸款、代客金融衍生品交易不夠規範等。

(責任編輯:江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