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早到占便宜 遲到總吃虧 

強生公司的總經理有次在私下聊天的時候談到她年輕的時候的一個故事。她說有天公司的每季大例會,她因事早到了三十分鐘,秘書小姐正在分發會議資料,突然來了個電話,秘書小姐就拜託她代為分發一下,她在分發董事長那份的時候看見了裡面夾有一份機密性的經營策略計畫案,她就以最快的速度瀏覽了一遍,隨後就在腦中思考應對方案,於是那天開會的時候她成了最耀眼的討論者,給公司的高層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她在公司就有如搭了直升機,不斷往上升。

她說,那早到的三十分鐘改變了她的一生。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早到一分鐘上是個問題,甚至為了「準時」,亦或是不遲到,我們都是早早就來到。

為什麼人們要特意早到?

因為早到的好處多多。

看戲、看比賽的時候,如果不是對號入座,早到的人可以找個視野清楚的好位置,最後遲到的人沒得挑很可能只能坐在大柱子的後面了。

聚餐、吃飯的時候,早到可以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同桌,然後盡興的喝酒聊天,遲到了就只能塞在一桌都是不認識的人的地方。

要是遲了再久很可能連找個座位都有困難,最慘的是硬是被加張椅子擠進已經坐滿的餐桌,十個人一桌的酒席,上了十隻大蝦,你這臨時擠進來的「第十一個人」,是夾還是不夾,吃還是不吃,自己尷尬也搞得大家都很尷尬。

對一個女人來說,人生最悲哀的是百貨公司一年一度的跳樓大拍賣,一件二十美元的吊牌衣服全部被拿個精光,自己在一堆衣服裡面翻了又翻,卻怎麼找也找不到了。趕緊跑到鞋子部門,竟然也是一樣,而這也不過是晚了半天而已。於是乎只有滿臉悲愴的打道回府,哈,先生們則是同樣的滿臉悲愴,然後滿心喜樂的走向停車場開車回家。

“First come first serve(先到先服務)”是美國人的通識,台灣人也有「先來後到 先到先得」的習慣,反正「早到占便宜,遲到總吃虧」,這是一個生活的鐵律。

在人際關係上,「遲早」更是個大問題。

早到表示了尊重對方,表示了重視事情,表現了積極的態度,表現了責任感,所以會讓人感到舒服而樂於相處;遲到則完全相反,是對對方的不尊重,是對事情的不重視,是不積極,是沒責任心,所以會讓人不悅而心生嫌隙。

就這一二分鐘的遲早,卻讓人有著如許大的不同感受,這真的是「見微知著」(由小看大)的最佳註解。

往往一個人一生的成功和失敗在這一二分鐘的慣性上就決定了。

甚至於「遲早」也是關乎「愛心」的問題。

當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就會早早為他們所愛的人做好一切。

媽媽一大早起來做早餐,是因為心中有愛,這愛讓她經常在鬧鐘響起前幾分鐘醒來。

當一個人心中有了愛,他會心甘情願的等待對方,絕不會讓他所愛的人等待。

男人們都知道,在追女生的時候,不但「不敢」遲到,甚至「不敢」埋怨對方遲到,他們心甘情願的早到,然後充滿期待的等候遲到的她的出現。

還有,神愛世人,從創世紀以來,祂一直在「等待」你的悔改重歸神的國度,你卻「遲遲」沒有回覆喔,這是那些基督徒們最喜歡說的話。

看看吧,連家庭、愛情、宗教都和「遲早」息息相關,可見這感覺上不是個大問題的「遲早」問題確實是茲事體大,不可等閒視之。@

* 聯想:打破「遲早定律」

「遲早定律」並非無法突破。

在正常狀況下,老闆不可能給經常遲到的人加薪升職,除非他是老闆太太的親人。

在正常狀況下,女人不會嫁給經常遲到的男人,除非他是大企業的小開。

在正常狀況下,火車不會等一個遲到的人,除非他是大得不得了的大官。

總之,只有有過人之處的人(關係、財富、地位),才能不受到「遲早」的羈絆。

所以要遲到得先掂掂自己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