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志鋼金屬文創精神 板金觀光工廠巡禮

【大紀元2013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台南報導)志鋼金屬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決議將製造業與服務業結合,成立台灣金屬創意館,打造全國第一座板金觀光工廠。2013年4月底剛通過觀光工廠認證,已有近百個團體前來參訪。這天,我們在總經理郭治華的陪同下參觀了金屬創意館。

入門右側草皮是金屬環保動物園,廢物利用既有的金屬器具,如:汽油桶、鍋子、彈簧等組合成水牛、乳牛、黃牛和豬,造型相當樸拙有趣。

郭治華表示,金屬創意館有五個主軸:教育、傳承、觀光、體驗和文創。經由產學合作,公司擁有一個藝術創作團隊,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思想沒有汙染,可以好好發揮創意。他指出,將來左側還要打造成金屬藝術裝置區。

志鋼金屬總經理郭治華談金屬創意館未來展望。(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在金屬創意館文化展示區的正中央,有一棵「志鋼同心樹」,是由6片主體樹幹組成的,樹幹上方有6個閃著紅光的心型圖案,代表6個共同創立志鋼金屬的好朋友。這棵台灣茄苳樹象徵著志鋼上下同心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文化展示區呈現了台灣金屬創意館的發展史,包括志鋼金屬的創業歷程、榮耀展示、媒體報導,以及來自各界的感謝狀,還有一對非常醒目的劍獅,一公(鋼製)一母(木製)很有特色。

教育體驗館陳列了金屬發展史,從最早期發現的銅到現代的金屬合金。參觀者可以動手試試看,從磁鐵吸著的情形來判斷這塊白鐵裡是否含有鐵質。牆上也展示了當今不易見到的早期製作金屬用品的工具,如:圓規、三角板、手動鑽孔機、微距量尺、銲槍、銼刀等。

接著是金屬文創區,以可愛的造型表現台南的生態和文化特產。五路財神(五隻黑面琵鷺腳踩著繩子)、一路如意(一隻黑面琵鷺和如字)、DIY產品劍獅金剛(變形金剛胸前有劍獅鎧甲)、鋼片立體組合的赤崁樓模型、收納文書夾的金屬線框、螞蟻造型擺飾,以及客制化logo設計等。郭治華表示,這都是藝術創作團隊的巧思。

DIY紀念幣體驗區有一台金屬印製機,點選一個圖案(台灣黑熊、黑面琵鷺、劍獅)後,投入圓形小銅片,親手操作轉盤,利用銅的延展性,讓小銅片經輾壓刻上圖案,就成了橢圓形的紀念幣,沖孔後可當掛飾。

透過輾壓技術,可親自將圓形銅片創造成「劍獅」項鍊或手鍊的墜子。(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金手DIY教室,提供半成品材料,讓參觀者在短時間內完成簡單可愛的筆筒或機座,體驗金屬材質卻有溫柔觸感的驚喜。

此外,用上了漆的螺絲墊片和螺絲做成的馬賽克,所拼成的蒙娜麗莎圖樣,藉著深淺不同的色彩,在參觀路線中玩弄著觀眾的視覺。

冷硬的金屬製品融合了文創精神,展現了不同的風貌,也引發了新的商機。郭治華說:「今年端午節,文創商品受邀在新光三越展出,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至於未來的展望,郭治華透露,預計年底在金屬創意館後面蓋四層樓的觀光二廠。一樓金屬藝術作品展場;二樓金屬博物館;三樓大型會議室;四樓餐廳。他肯定的期許,志鋼將以這個平台跟在地藝術家結合,帶動台灣金屬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