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西澳獲高獎學生「扎堆」引爭議

【大紀元2013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新雲澳洲珀斯編譯報導) 據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內,獲得12年級頂級獎項的公立學校學生們都集中在某一些學校。有教育人士指出,這顯示出西澳教育系統的「不平等」。

據今日珀斯網報導,這些數據可能顯示了西澳教育體系的不平等。131位曾獲得總成績獎項(general exhibition prizes)的西澳公立學生,有110位來自僅6所公立中學。這些學校分別是Shenton College、Perth Modern、Rossmoyne、Churchlands、 Willetton 、Applecross。這個總成績獎是用來表彰高中學習結束取得的個人傑出成績的學生,每年頒發給全省前40名優秀學生。

但數據同時也顯示了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之間的「不平等」。去年公立學校的獲獎比例是3%;而天主教學校和獨立(Independent)學校的獲獎比例分別是10.5%和13.5%。過去幾年的情況尤其更糟,在2010年,公立學校的比例是2%,而獨立學校的比例是20%。

西澳公立學校組織理事會會長卡托女士(Kylie Catto)表示:這些數據顯示了西澳教育系統的明顯差距。她說:「無論孩子就學於哪所學校,他們都應獲得高質量及有意義的教育,從而幫助其充分的發展自己的潛能。但是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但西澳教育廳長科利爾(Peter Collier)表示,通過分析總成績獎項得主的比例來判斷學校的教學質量是非常局限的。他說:「上述的學校都旨在為西澳最聰明的孩子提供優秀的學術、語言和藝術科目(即精英學校)。但是,每個學校的側重點都不同,有的注重學術上的教育,而有的則偏重職業方向。」

科利爾還說:「其它統計數據也說明,在近幾年,公立學校的教學成績很好。在2012年,就有127名公立學校的學生取得了「澳洲大學入學成績」(ATAR)百分比99分等級以上的高分。」「有127名公立學校的學生取得了99分或更高。而(其中)有7名公校的學生成績更是達到了99.95的最高分等級。」

科利爾說:「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想要上大學繼續學習。公立學校在職業培訓教學方面做的很好,他們給學生提供了各種有意義和多樣化職業的課程。」「當然,公校仍有繼續改進和進步的空間。」他說。

反對黨教育廳發言人愛樂瑞(Sue Ellery)表示,這些數據說明公校需要額外的教學資源來幫助更多(在不同學校)的學生達到傑出的水平。 但有一位網友指出,這些精英學校的父母,和送子女去私校的父母一樣,相對來講比較重視子女們的教育,這也許是這些學生成績比較優良的原因。

自2001年以來,全省12年級學生的頂級獎項-比茲利獎章(the Beazley medal),只頒發給了兩名公立學校的學生。分別是在2009年頒發給了一名在CSHS的學生和在2010年頒發給了一名在Perth Modern學校的學生。

(責任編輯: 柯慰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