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活

台小小低頭族普遍 1成重度成癮 5分鐘滑一次

兒盟調查:小五到國二學生手機成癮嚴重 提3要則防成癮

【大紀元2013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低頭族隨之增多,捷運上、餐廳裡等地方,隨處可見低頭族在滑手機,沉浸在手機的方框世界中。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15日公布「兒童手機及APP使用調查報告」,發現4成的小五到國二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3成6的孩子幾乎每半小時就要拿出手機滑一下,其中近一成甚至焦慮的每五分鐘就要滑一次,已出現手機重度成癮。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指出,每10個擁有自己智慧型手機的孩子,就會有1人出現手機重度成癮的現象,成癮現象包括經常把手機放在身上或看得到的地方、出門沒帶手機會覺得沒安全感等現象。

4成青少年 有智慧手機

調查發現,孩童使用手機出現「人手一機」、「機不離身」和「APP下載高」等現象。7成孩子有手機,3成9是智慧型手機;有智慧型手機的孩子,3成6不到半小時就會看一次手機,8成5孩子會拿智慧型手機聽音樂,7成8用來玩遊戲,6成8拿來上臉書。

兒盟:從小規範孩子

兒盟聯盟資源發展處主任陳雅惠說,有1成的學生出現重度手機成癮問題,對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兒盟也常接獲家長詢問如何管教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

兒盟呼籲家長,最好從小就規範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協助他們篩選各種應用軟體;此外,政府和業者也應該落實APP分級制度,同時明確標示。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2009年瑞典及多個歐洲國家的研究發現,使用手機10年以上,可能會增加患腦癌和口腔癌的危險。荷蘭最新研究也顯示,手機輻射還與失眠、老年痴呆症、兒童行為問題、女性月經不調、男性不育等有密切關係。英國專家的最新研究數據表明,手機的致癌性可能比香煙更強。

兒童青少年由於大腦、體格尚處於發育階段,頭蓋骨較薄、大腦組織比成年人要脆弱,對電磁波輻射的吸收明顯高於成年人,對手機電磁波更敏感,因而更容易受到電磁波輻射影響。

使用手機的孩童在未來可能會面臨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下降、煩躁易怒、癲癇發作機率提高等等健康問題。◇

根據兒盟調查遊戲類APP最多學童使用。(兒盟提供)

(責任編輯: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