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全球首例? 台東錢鼠染狂犬病

【大紀元2013年0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證實,日前台東疑似感染狂犬病錢鼠,30日基因序列比對出爐,確定感染狂犬病,證實狂犬病已經跨物種。

此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張淑賢說,29日2件鼬獾檢出陽性反應,分別是南投仁愛鄉及高雄市美濃,至29日已14例鼬獾感染狂犬病。另遭南投鼬獾咬傷的9歲女童,27日她已經施打疫苗,得知鼬獾確診染狂犬病後,30日凌晨已施打免疫球蛋白。

農委會防檢局於30日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台東錢鼠確認狂犬病資訊,家衛所所長蔡向榮表示,台東市錢鼠經基因定位,和台東、南投鼬獾狂犬病毒相似度達91%、92%,確認患狂犬病第一型病毒。

台大獸醫系教授龐飛表示,以往曾有錢鼠感染類狂犬病毒,但沒有明確文獻證實曾有錢鼠感染狂犬病毒,有可能是全球首例。防檢局表示,嚙齒類或食蟲目動物,不易感染狂犬病,全世界還沒有錢鼠感染狂犬病的報告;學者普遍認為,狂犬病病毒可能具有宿主感染的特異性,且因這類動物體型小,感染後很快就發病死亡;又位於食物鏈的底層,因此小型哺乳動物在狂犬病毒散播並不顯著。

張淑賢表示,該錢鼠日前驗出麗沙(狂犬病)病毒後,隨即通報台東縣縣長,隨即緊急釋出狂犬病疫苗供台東地區民眾寵物免費施打,同時錢鼠不若其他老鼠會爬牆,且屬食蟲目,非一般老鼠的囓齒目,喜歡吃廚餘,會藏匿在排水溝,民眾只要將廚餘加蓋,定期清理排水溝,並在門口放置捕鼠籠,可有效避免錢鼠傳染。

關於鼬獾狂犬病疫情,疾管署長張峰義說,疾管署在與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專家學者等討論過後,決定啟動「鼬獾抓咬傷保平安專案計畫」,祭出補施打疫苗措施,將回溯過去1年內曾被鼬獾抓咬傷的民眾,細節將在8月1日正式對外公布。◇

(責任編輯:明芳)

錢鼠與家鼠

錢鼠 名稱 家鼠
食蟲目 分類 囓齒目
嘴尖尾短眼小,體型瘦長,黑灰色,比家鼠小 外型 頭體長10至18公分,尾長13至20公分,身體背部為黑褐色,腹部毛短呈汙白色,耳殼突出,觸鬚頗長
夜行性動物,生性怕人,因其聲唧唧唧如錢聲,故名 習性 夜間活動,善於攀爬。通常活動於人類住宅區,尤其是農業活動旺盛之農村
昆蟲、蚯蚓、有肉的廚餘 喜愛食物 雜食性,穀類、種籽等為食,亦會取食廚餘
捕鼠籠 捕捉法 老鼠藥、滅鼠劑、黏鼠板

資料來源:網路資訊

大紀元記者陳懷天/製表

狂犬病錢鼠傷人事件簿

7/25 台東市發現錢鼠傷人

7/26 錢鼠檢測結果為「疑陽性」的「類狂犬病」

送疾管署進一步檢驗

7/30 檢驗結果出爐,確定為狂犬病,證實狂犬病跨物種

大紀元記者陳懷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