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北

警惕!哥倫比亞河非洄游魚類污染高

【大紀元2013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智圓波特蘭編譯報導)上週一,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衛生部門提醒市民,產於哥倫比亞河的某些非洄游魚類有較高含量的汞和多氯聯苯,並呼籲人們避免食用在邦納維爾壩(Bonneville Dam)和水壩上游一英里之間捕獲的這些魚類。

警示中的高污染魚類包括鱸魚、藍鰓太陽魚、黃鱸、刺蓋太陽魚、白斑魚、鯉魚、鯰魚、吸口魚和鱘魚,但不包括鮭魚、虹鱒、美國鰣魚和七鰓鰻等洄游魚類。 對於在魯科爾溪(Ruckel)和麥克納裡壩(McNary Dam)之間150英里內捕獲的非洄游魚類,當局建議人們一週最多吃一餐,一月內吃少於四次。

2011年8月,美國陸軍工程兵主持並開始收集樣本進行檢測。俄勒岡公共健康部今年5月得到結果,隨之進行了深入的數據分析。專家指出,汞和多氯聯苯的攝入會使胚胎,嬰兒和兒童發育產生嚴重影響,造成終身的學習障礙和行為問題。

多氯聯苯來自用於水壩大型電器元件的絕緣液體,在20世紀70年代之後被禁止使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期間,當這些電器元件損壞之後,多氯聯苯有時即被非法傾倒在河裡。汞來自於燃燒煤炭,當它降落在水面上、沉在泥沙中時,就會與多氯聯苯結合。 生活在泥沙中的蟲子會吸收這些物質,而蟲子又會被魚吃掉,於是,這些污染物進入食物鏈聚積並循環。

類似的檢測2006年也曾進行過,結果並未發現異常。為甚麼從2006年到2011年間污染數值劇增,專家們尚不得而知。至於下一步該如何做,專家們目前也無有效方案。在此期間,遵守衛生當局的警示,有選擇地食用魚類也許是最明智的選擇。

(責任編輯: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