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黃天辰:從德國大選看民主方便了誰 為難了誰

【大紀元2013年09月29日訊】德國大選上週日落下帷幕,執政的基民盟/基社盟大獲全勝,取得20年來最好成績,遠遠把其它黨甩在後邊,默克爾開始第三次任期。說明執政黨在過去四年中能引領德國走出經濟危機,得到老百姓普遍認可。

有位朋友在投票日正好陪幾位國內來的客人,客人一聽他想去投票,就要跟著看熱鬧。開始他們還以為要去國會投呢,誰知就在附近一所小學,因為投票點都設在各選區學校裡。

到了投票點,朋友正要掏身份證,被告知不用,並遞了張選票來,請過那兒劃叉叉(在德國是劃叉而不是打勾),室內另一端有幾張帶遮擋的小桌,彼此看不到。拿過選票一看,候選人和不同黨派居然排到第19號,後邊一些小黨都沒聽說過。劃好兩個叉叉(一個給候選人,一個給黨派),回到投票箱,工作人員看了投票通知單,從名單中找出做好記號,說可以投票了。

客人們看著選民三三倆倆走進學校,進入小隔間填好選票,出來扔進投票箱走人,不禁感歎「原來投票這麼容易啊」!有人尚有疑問:「萬一選錯了人和黨怎麼辦?」朋友一句話帶過:「那下次就不選他。」

對於老百姓來說,選舉過程的確很方便,只要劃兩個叉叉就可以。對於政治家來說正相反,要想獲勝,不光大選時要親民,平時政績最重要,如果大選時的承諾在執政期間做不到,下次老百姓就不選了,像這次雖然基民盟/基社盟大獲全勝,共同執政的自民黨卻全軍覆沒,很大原因就是選舉時該黨承諾要減稅,在執政期間只實現了少部份。

看上去老百姓劃兩個叉叉挺簡單,問題是這兩個叉叉要劃在哪裏。有的選民要反覆琢磨各黨派主張,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對國家是否有利。各黨派要將自己的主張充分傳遞給民眾,除張貼海報發傳單外,候選人常站在街頭跟選民交談,舉辦各種講演活動助選。有朋友住在大鎮上,幾個月來,每週六各黨候選人都要在鎮中心擺攤。

曾參加過某黨和選民出遊的活動,那個候選人前不久剛做手術,拄著雙拐嘴裡還直說:「醫生讓我做多走動,對腿的恢復有好處。」也曾有某黨候選人上家門拜訪,希望能投他一票,原想跟他多聊,他說大選之後再約時間,因為今天的任務還有好幾座高層公寓拜訪沒完成呢。

在德國要接觸到國會議員、候選人等很容易。上週網上有傳聞,說是西班牙《國家報》攝影記者在德國大選前兩天拍下一組圖片,柏林市中心一家超市裡,一名「老媽媽」買了花菜、果醬等食品,正在付賬。該「老媽媽」是兩天後以壓倒優勢獲得大選的「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德國總理默克爾。

在街頭,也常看到某時某候選人在某啤酒館跟選民見面的招牌,該候選人可能是現任部長、州長、總理等,選民誰參加都歡迎,自己掏腰包吃喝,聽候選人談其政治主張,誰都能提問。一般都是百姓關心的社會核心問題,如核能、能源、稅收、養老金、兒童入托等五花八門。通過交談,很容易瞭解各黨和候選人的主張,這些都決定了那兩個叉叉要劃給誰。

這樣看來,選舉還真是件讓百姓方便、讓政治家費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