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南僑董事長:不會再申請國賠

【大紀元2014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南僑把食用油以工業用油的方式報關被質疑混油、逃避檢驗,南僑董事長陳飛龍16日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陳飛龍表示,這次南僑學到了正面的教訓,也付出很大的代價。陳飛龍也表示,國賠是很嚴肅且有法律層面的問題,先前在極大壓力下講出要國賠感到抱歉,不會再申請國賠。

陳飛龍保證,南僑有完整SOP,對原料、進貨的管制都十分嚴格,只是這次在報關上有疏失,他坦承SOP中漏掉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項目,便是在對方報價時,只是註明了商品的品名,規格、價格,卻漏掉對於油的用途的管制,所以才讓承辦的人有隨意填寫的方便,沒有什麼陰謀。

台北市衛生局對南僑開罰3千萬,陳飛龍表示,就當作付學費來學到一個教訓。他說,學到非常慘痛的教訓,無論教訓讓我們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讓企業學到如何讓管理更加嚴明、負責任,而南僑也是因為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才能找到正確的事情做。雖然南僑的部門、產品與市場不斷的增加,但離成為一個強而有為的國際公司,還有一段距離要走,也將刻骨銘心的記取此次教訓,並改善、增進相關作業。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16日在立法院出示稽查文件指出,南僑向澳洲下單時,從訂單、產地證明、報關資料上,都是寫明工業用途,因此懷疑根本不是行政疏失,而是蓄意逃避檢驗。面對此問題,陳飛龍回應,「這問題我講了N次了,我不想再講」。

南僑15日說出要申請國賠,事隔一天,南僑態度放軟。總經理李勘文16日也出席記者會公開道歉,坦承是內部人員在行政作業上有疏失,並將追究相關作業人員責任,也感謝政府、衛生單位對南僑的查察、指正。陳飛龍則呼籲政府,趕快宣布產品可以重新上架,避免造成下游廠商、消費者的損失。◇

責任編輯: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