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66歲羅賽芙再次當選巴西總統

【大紀元2014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巴西週日(10月26日)舉行總統決選,左派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與中間派的內維斯(Aecio Neves)對決,羅賽芙最終以超過51%的選票再次當選。

66歲的羅賽芙尋求第二個任期,她所屬的工黨執政12年,利用經濟增長大舉擴張社會福利計畫。她強調選後繼續推動社會福利政策。

54歲的內維斯主張,巴西身為南美最大的經濟體必須改變,這項主張得到商界及中產階級的支持。他獲得了約48%的選票。

選前最後公佈的民調顯示,2家民調公司預期羅賽芙將以6%的差距獲勝,但另一家較小的民調公司則看好內維斯。

在首輪選舉中,民調排名第三順位的內維斯成為黑馬,一舉拿下第二順位。許多內維斯支持者沒有在民調中表達意見,為選舉帶來變數。

巴西的經濟在2010年達到經濟成長7.5%的峰值,這也成為羅賽芙的執政標記。然而,巴西今年上半年陷入衰退,經濟成長不到2%。此外,投資下跌,通貨膨脹達6.5%。

雖然失業率保持在歷史低點, 但經濟學家認為,眼前看不到巴西經濟的曙光。Banco ABS Brasil首席經濟師李爾(Luis Otavio Leal)說:「不論誰當選,巴西的經濟已經糟透了,需要真正的改變以再次成長。」

從10月5日的初選開始,指責及貪腐的醜聞已經成了選戰的特色。

巴西媒體《觀察周刊》(Veja)披露,國營的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向契約商收受賄賂。該案汙點證人、美元炒作手尤塞夫(Alberto Youssef)21日向法院指證,羅賽芙和前總統席爾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對此完全知情。

尤塞夫檢舉國營企業的賄款用來當作2010年的選舉資金,由工黨和其他友黨瓜分;而有關機制從2004年、席爾瓦第1任期開始,一直延續到羅賽芙任內。

羅賽芙與其競選團隊21日向法院申請要求約束媒體報導,高等選舉法院隨後駁回了這項要求。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