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組圖:專家教你欣賞臺灣早期磚燒文物之美

【大紀元2014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 )「臺灣早期磚燒文物特展」即日起至12月7日,在臺北市中山公民會館一樓展演廳舉辦,內容含括的年代從清末至臺灣光復後期生產的烘爐、香筒、香爐、筷筒、茶壺、花器、甕、粿印、擂缽、灶椅、灶眉、神像、薦盒、瓦當、飼槽……等數量豐富的展品。

臺灣早期磚燒文物之美

臺北市中山公民會館館長洪春暇說,磚燒陶器是臺灣人民日常生活及精神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物件,「磚燒」是指製陶的燒製方式以土為胎,器物外表不上釉彩直接入窯燒製而成的陶器。當然也有為了器物的裝飾或使用功能,於製作時以刀刻圖案或填入不同材質胎土,以及素燒後再敷塗礦物彩漆,增加陶器的美感或真實性。「磚燒文物留下厚實、樸素的美感,值得我們用心去欣賞與體會。」

大甲東綠釉獅。(鍾元翻攝/大紀元)


龍紋雙獅耳紋香爐。(鍾元翻攝/大紀元)


南投陶龍形對瓶。(鍾元翻攝/大紀元)

臺灣懷舊文物聯誼會會長陳錫文表示,磚燒文物,古樸質實。早期農村隨處可見,大至水缸小到茶杯,範圍極為廣泛,因泥土取得容易,可塑性佳,成本不高,石化業尚未發達的年代是常用的材料,早期磚窯廠除了生產紅磚、屋瓦以外,也會接受預訂燒製一些甕、缸、缽盆或筷子籠等產品,故有些磚燒文物風格獨特不具重複性。他歡迎喜愛臺灣文物的朋友,一起來欣賞臺灣磚燒文物樸素之美。

媽祖(中)、千里眼(左)、順風耳(右)。(鍾元翻攝/大紀元)


婚嫁禮俗器物組。(鍾元翻攝/大紀元)


葫蘆型點香爐。(鍾元/大紀元)

臺灣陶瓷文史工作室主持人陳新上在《臺灣早期磚燒文物特展專輯》中說,臺灣早期民眾用陶缽來儲水備糧,用陶甕來釀酒與醃製食物,用角缽來裝盛食物,用磨缽研磨米食,以花缽種植花木自娛,以花瓶插花供佛。另外,有一些與傳統民居相關的陶器,最常見的有屋瓦、地磚、壁磚、門臼,而與宗教信仰有關的有香爐、香筒、薦盒、燭臺與神像。

筷子筒。(鍾元/大紀元)


鮮大王醬油罐、四耳豬油甕、豆甘芋乳甕等。(鍾元/大紀元)


屋脊柳條、花窗等。(鍾元/大紀元)

陳新上提到,這些陶器中,大都以轆轤拉坯成形,大件的作品則以土條盤築法製作。陶器大師都技術精湛,作品都做得十分飽滿圓順,充滿著壯碩的力感。雕塑性的作品十分優美而雅致,尤其神像給人莊嚴和藹之感。磚紅色的胎質使人心裡升起一種溫暖與喜悅之感,又具有吉祥的蘊意。它圓順而又粗獷的外型也代表了臺灣民眾的一種精神氣質,是臺灣文化重要的表徵之一。

四耳豬油甕。(鍾元/大紀元)


臺灣懷舊文物聯誼會會長陳錫文告訴記者四耳豬油甕的設計有先人的智慧,打開四耳形體豬油甕的蓋子,看到有設計圓溝用來放水,防止螞蟻蟑螂來偷吃。(鍾元/大紀元)


甕、灶腳椅、藥臼、蟻除、門柱腳對等。(鍾元/大紀元)

臺北市中山區區長林秉宗表示,臺灣先民從大陸遷移而來,離鄉背井白手起家,因此生活儉樸,講求實用而不奢華,這種生活態度反映在日常生活器具的工藝上, 出現早期各種素燒磚胎的生活器具。尤其歷經歲月的洗禮,磚胎素燒的產品,留下厚實、樸拙的美感,對照現在許多塑膠材質、易壞不耐用的製品,更顯獨特的思古幽情價值。

臺灣早期燒製的火爐,焚茶烘燒多用途。(鍾元/大紀元)

林秉宗提及,文化是根,也是生活之本。物質文化的具體就是器物,器物是幫助我們理解文化與歷史最重要的憑據之一。臺灣的磚燒文物發展約由南而北,歷經三、四百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實用價值,到後來提升為觀賞藝術價值,都是無數的工藝匠師及設計師、藝術家的心血投入而成。磚燒文物取之於土地,用之於生活,十足反映臺灣人民與泥土的情感。他期望透過「臺灣早期磚燒文物展」豐富多元的展品,讓民眾看見臺灣早期文物的文化內涵與器物美學。**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