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

大華府經濟增長將持續至2019年

【大紀元2014年1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蕭桐美國華盛頓DC報導)2014年已接近尾聲,美國今年新增二十一萬七千個新職位。雖然本年第一季度稍顯艱難,但房價繼續回溫,整體經濟穩中有升。北維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史蒂芬.富勒(Stephen S. Fuller, Ph.D.)博士認為,預計在今後五年,大華府地區的經濟會繼續升溫,並在2016年達到高峰後趨於平穩。

12月16日,北維州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orthern Virginia Association of Realtors)邀請富勒博士就2014年全美及大華府地區(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全年的經濟情況進行了分析,並對未來5年的經濟走向進行預測。

富勒對1982年至2009年間發生的四次經濟危機作出比較:市場經濟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和循環。根據喬治.梅森大學區域經濟分析中心(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GMU Center for Regional Analysis)數據顯示,就美國而言,幾乎每十年就會有一次危機,每次危機都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但2009年是幾次危機中破壞力最大的,所需復原的時間也是最長的。

富勒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樂觀向上,似乎是美國挺過這次經濟危機的「法寶」。根據喬治.梅森大學區域經濟咨商中心(The Conference Board,GMU Center for Regional Analysis)數據顯示,即使是在經濟環境惡化的2009至2011年間,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還是維持在60以上,在2010年年末甚至達到滿分100。而在2009年年末,實際消費水平只有20。

目前美國的平均失業率為5.8%,大華府地區包括北維州和馬里蘭州均低於這一數值,分別為4.0%和4.9%。華盛頓特區則超過這一數值,達到7%。富勒認為,雖然北維州州政府在今後的四、五年中,還會為平衡收支掙扎一段時間,但之後就會好轉。馬州的福利待遇超過州政府能承受的範圍,會持續在「寅吃卯糧」的困境中徘徊。華盛頓特區的情況則更為複雜,雖然特區政府一直在裁員,但也只裁到一定範圍。

「雖然大華府地區的平均家庭收入是全國最高,但這是因為高收入者搬進,低收入者搬出的原因。工作職位一直在增加,未來五年也會繼續下去。但新增工作的平均薪水值已經連續四年下降,今年北維州的經濟增長位列全國第48位,馬州排在第49位。」

根據喬治.梅森大學大華府信息中心(Metropolitan 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MRIS, GMU Center for Regional Analysis)數據顯示,大華府地區的房價自2012年呈持續增長。低於二十萬的低價房,因為房源不足和購買者申請貸款困難等原因,今年的銷售數降低;二十萬到八十萬的中高檔房,銷售數增幅最大;過百萬的高檔房,漲幅雖然少但持續。

「到2029年,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已超過65歲。大部份家庭或因空巢期,或因家庭人口減少,會有從連棟屋(Townhouse)和獨立屋(Single House)向公寓(Apartment)或單元公寓屋(Condo)轉變的趨勢。因此未來五年,獨立屋的售價會降低,單元公寓屋的價格會上升。」

在大華府地區做售房經紀的何女士表示,雖然未來單元公寓屋在美國人中會很受歡迎,但對華裔來說獨立屋依然是首選。因為受傳統思維的影響,不少華裔選擇投資獨立屋,再出租做房東。因此獨立屋的降價趨勢對華裔來說是好事。

責任編輯: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