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真情

青松絮語:看錯了指針

上午在家煮東西,過程比較麻煩,需要按時間點加料。

我收拾好鍋裏的東西,就到客廳了。看了一眼牆上的鐘錶,指針正好指在34分。我要等7分鐘,也就是41分的時候再進廚房加料就可以了。

閑等著沒什麼事兒,我想好好統籌時間,於是就開始收拾沙發上的東西。圍巾、衣冒、玩具、小畫書,亂七八糟的一堆,不過整理起來也快,好像沒幾下就收拾利索了。抬眼看看表,時間還早,還可以做點別的。

我又進廚房,把午飯要用到的米給淘了。想著還有時間,乾脆再對冰箱裏的東西進行一次徹底的大篩查吧。估計有些東西都過期了,該扔的也該扔掉。這項工程比較麻煩,收拾完的時候,我自己感覺耗的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結果,跑去客廳看表,指針怎麼一走沒走呢?憑感覺,至少也得七八分鐘了。我再仔細看表,突然一陣苦笑不得。我把時針當成了分針,一直看的都是時針,難怪指標一走不走了。我一邊忙著去廚房加料,一邊給媽媽講剛才的事兒。

媽媽聽了,笑著說我,白白上了那麼多年學,這種低級錯誤人家沒上過學的都絕對不會犯。我也笑自己傻,媽媽沒說錯,估計剛剛學會看表的小寶寶都會知道先區分一下分針、時針。我這自以為很清楚的,卻在最基礎的地方出岔子。

不過,看錯指標,卻讓我想到一個道理。生活中,為了做成一件事,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非常努力,但卻常常看不到成效。好像嘗試了那麼久,依然是原地踏步。其實,大可不必灰心喪氣,因為我們看到的也許正是時針,貌似走得很少,但如果換個角度去看看分針,可能已經進步很大了。

所以,當懷疑自己甚至不想再堅持的時候,可以試著換個指標看。只要有毅力和點點滴滴的積累,時針最終也會被我們搬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