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粵正副廳長牽出50腐敗官員 背後真相驚人

【大紀元2014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顧曉華綜合報導)中共的腐敗已不是官場的專利,它早已滲透至科技學術界。近期,廣東省科技系統已有50餘人因涉腐敗案被調查,其背後涉及的是大陸科研經費腐敗黑洞的真相。

據悉,大陸媒體曾曝光超3萬億科研教育經費成黑洞,六成科研經費被挪動、私分,其中的騙術林林總總。

科技系統50腐敗官員牽出幕後真相

據大陸媒體2月14日報導,中共廣東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證實,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王可煒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調查。王可煒2006年9月任廣東省科技廳高新處處長,2009年9月任廣東科學中心主任,後任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新快報》報導,半年前,廣東省科技廳原廳長李興華已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後於今年1月省紀委通報稱其被開除黨籍,王可煒緊隨其後出事,兩者或許存在關聯,或與此前的科信系統窩案有關。

2013年5月,廣州市紀委在定期新聞發佈會上通報稱,廣州市科信局原局長謝學寧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被調查,至此,,其為首的廣州市科信系統窩案開始浮出水面。去年底,廣州市科信局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原處長張實被控受賄近68萬元,在廣州越秀區法院受審,向其行賄的共有7人,包括2名中山大學教授和5名企業高管,行賄事由無一例外均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科研經費。

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2013年廣東科技行政系統腐敗涉案人數已逾50人。

大陸科研經費違規資金逾10億 6成被浪費

中國科協去年一項調查顯示,大陸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推算,全國科研經費中6,000億用於開會、出差等,而國家財政投入的5,000多億也有3,000多億沒真正用到科研中。審計署去年公佈的審計報告則顯示,科技部預算執行中不合規問題金額超10億。

科研經費支出年增20%成腐敗黑洞

中共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去年3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表示,近5年來中國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呈每年20%以上的增長,2011年達到8,610億元。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當年有5,166億元被以各種名目浪費掉,而沒有用於實際的科學研發。

2010年9月,饒毅和施一公兩位科學家聯合在《科學》雜誌上撰文稱,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就是:做好研究還不如與官員和他們賞識的專家拉關係重要。

貪污科研經費騙術種種

大陸媒體曾揭露貪污科研經費腐敗手法林林總總,例如課題擴大開支範圍、未經批准調整預算、未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制度、會計核算不規範、課題突擊花錢購買設備,涉及資金數以億元計。

據悉,其中有三種慣用手法。

第一、虛開發票。科研經費只要一下來,科研人員甚至自己家人只要能沾上邊的發票都可以拿來報銷,甚至自己家人在外用餐也可以報銷。例如去年山東財政學院「微山旅遊規劃」和「傅村鎮旅遊規劃研究」課題組,以差旅費名義分37次報銷各地到佳木斯的單程火車票1505張,金額28.36萬元,占該項目撥款的49.75%。

第二、收取回扣。在購買科研儀器時,哪家廠商可以給回扣就購買那家的儀器,而不問儀器的價格。大陸相關案件曾披露,一名實驗設備採購員在為本單位採購聚焦顯微鏡、分析儀等儀器過程中,收受儀器設備廠商給予的好處費近萬美元。

第三、財務人員順手牽羊。科研人員報銷很多不符合財務規定的票據時,一些財務管理人員是得過且過,長此以往,給財務人員一定 的「空間」。

有大陸學者認為,真正的科學家已被腐敗的中共體制扼殺。特別是自江澤民上台之後,以腐敗治國,1998年,他任命從未從事過教育工作的姘婦陳至立為教育部長,從此學術造假、論文剽竊、買賣文憑、貪污受賄、考試舞弊、師質下降,師德墮落、權錢交易等腐敗形式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責任編輯:肖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