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多國組成諮委會 籲大馬重視外勞權利

【大紀元201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美儀綜合報導)最近,由亞洲15個國家組成的各國議會勞工移民預備會議諮詢委員會(Asian Inter-Parliamentary Caucus on Labour Migration,下稱諮委會)在馬來西亞召開第二次諮詢會員會會議和實況調查,以蒐集外勞在這裡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以設法保障他們的權利。

諮委會呼籲馬來西亞政府公開政府和其他勞工輸出國所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同時,馬來西亞政府應完成有關外勞權利的亞細安框架文書草案,並對相關利益者公開。在聘用外勞的課題上,馬來西亞也應考慮建立一個政府對政府的方案,以減少因勞務仲介、外包公司和私營職介機構介入而產生的招聘成本和剝削問題。

他們也就馬來西亞當前狀況提出18項有待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在保護外勞在馬來西亞的權利與提高生活品質上尤為重要。這18項問題其中包括:目前馬來西亞將外勞管理視為安全課題而不是勞工課題;諒解備忘錄並不符合最低的國際勞工標準;執法機構和移民署存在嚴重的貪污問題;來馬的女性外勞較多但不獲保護;仲介和職介機構存在剝削行為等;媒體和公眾普遍沒有公平對待外勞。

多名外勞在馬被剝削虐待

目前,全馬估計有至少300至400萬的外籍勞工在各領域從事勞力工作,無可否認,外勞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份,沒有他們,很多工廠和建築工程會無法操作,家裏也沒有了家務的好幫手。

據調查,為大馬經濟發展付出巨大勞力和血汗的外勞卻是不獲保護的弱勢群體,他們經常受到剝削和暴力對待。今年,高等法庭依謀殺罪判處於2011年餓死印尼籍女傭的夫婦死刑。馬來西亞的一些人權組織說,外勞在被執法當局拘押期間有遭虐待的可能。而且,很多外勞在被運來馬來西亞時就已經是蛇頭和仲介剝削的對象。

2011年馬來西亞曾把26名在我國當勞工被虐待的柬埔寨公民送回國。他們都因被僱主虐待或不發薪水,伺機逃走,後又被警方逮捕扣留。經由柬埔寨駐馬大使館、馬來西亞外交部和國際組織的努力下,把他們送回柬埔寨。據稱,有的外勞還曾被強迫使用毒品。

捍衛婦女權利的人權組織Tenaganita一直以來都很關注外籍勞工在馬被不公對待的問題。已故的該組織前執行董事艾琳博士(Dr Irene Fernandez)曾於2012年說,過去20年來,他們不斷結合非政府組織、工會、海內外力量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外勞被剝削問題,但後者並沒有顯著改良政策來保障外勞權利。

2011年2月至8月半年間,Tenaganita總共拯救了41名在馬被僱主虐待的柬埔寨外勞,該組織甚至呼籲柬埔寨政府凍結外勞出口至我國。外勞被虐待的形式包括肉體虐待、性虐待、沒有給予足夠膳食造成營養不良等。在被救出的外勞中,有的做著雙倍工作,有的沒有被支付薪水。艾林博士形容這是現代社會的奴役行為。

根據各國議會勞工移民預備會議諮詢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外勞面對低薪資、長時間工作、沒有休息日、危險工作等惡劣的工作環境。有的外勞在馬來西亞貧苦的生活,甚至比起他們之前在祖國的生活狀況還要糟糕,現有的法律無法完善的保障外勞的權利。

「馬來西亞現有的形式只是對商家、我國和外勞輸出國政府有利,外勞則成為制度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