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泰國總理被判下台 政治對立或激化

【大紀元2014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泰國憲法法院5月7日宣判46歲的泰國首位女總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濫用職權操控人事任命,以圖利自己的政黨及親友,必須下台負責。新的判決為泰國的未來投下震憾彈,外界正在觀察支持與反對英拉陣營會如何回應判決。

泰國憲法法院在當地時間中午12時許開始宣讀判決,時間總共1個半小時之久。判決提到「被告濫用總理的職務。其看守總理職務已經結束。」其他被解職的還包括參與該次人事調動的部長。

這項反政府派議員提出的案件指控,英拉為圖利她所屬的為泰黨及親戚,在2011年違法調動國安會袐書長塔雲(Thawil Pliensri)為總理顧問,國安會的空缺由國家警察總長威千(Wichien Podposri)遞補,又由英拉家族中的彪班(Priewpan Damapong)接任警察總長。

今年3月,泰國最高行政法院裁決人事命令違法,塔雲回復原職,相當於預示了7日的結果。

據路透社報導,支持政府的紅衫軍若認為判決可議,揚言10日將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

爭議前總理他信

泰國近十年都處在政治不穩定的局面,其中一位爭議人物,是擁有億萬財富的電信大享他信(2001~2006年執政),他取悅了農村地區的窮苦農民,得到廣大支持,卻失去了都市中產階級及傳統精英的認同,最後在2006年的政變中被罷黜,並被判貪腐罪。

為躲避刑罰,2008年他信流亡海外,但他信家族在泰國農村的勢力穩固,使得2001年以來的每次選舉,他信家族或政黨都能輕鬆獲勝。2011年7日他信的妹妹英拉成為泰國首位女總理,但也招致作為傀儡政府的批評。

半年社會分裂 判決有助反政府派

《時代》(Time)網站報導,最近一次反政府抗議活動從去年11月開始,由英拉欲通過讓他信漂白回國的法案所引爆,泰國社會撕裂瀕臨崩潰邊緣已經近半年。

在數萬群眾抗議下,英拉宣布解散國會,於2月舉行大選。但最大反對黨民主黨抵制選舉,反政府的抗議群眾也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DRC)干預選舉,使選舉的議員比例無法達到法定要求。

PDRC基本上由皇室派及城市中產階級組成,他們主張透過非選舉的「人民議會」進行改革,以永久除去他信家族的影響力。6個月來抗議規模雖然縮小,但沒有停止,這次的判決將是新的轉折點。

泰國預計7月20日再度舉行選舉,但民主黨威脅抵制。曼谷朱拉隆功大學安全與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蒂提南(Thitinan Pongsudhirak)說:「我們已經看到街頭示威、PDRC、民主黨及獨立機構在不同方面共同朝推翻英拉的方向努力。」

這些力量因為司法判決大受鼓舞,司法部門可視為與同王室與軍方持相同立場,更廣泛來說,對PDRC及民主黨有利。

這並不是泰國的司法機構首次這麼除掉他信的傀儡政府。2008年,同樣的司法機構也曾經使總理沙馬(Samak Sundaravej)下台。

政治對立或激化

CNN報導,觀察家正在觀察支持與反對英拉陣營會如何回應判決。在目前的危機中,政治緊張很可能擦槍走火,演變成流血暴力事件。

曼谷的危機評估公司PQA協會的奎格利亞(Paul Quaglia)分析:「這是泰國政治不安的歷史上,首次對立陣營都威脅要示威,他們會在曼谷近距離抗議。坦白說,會有一些麻煩。」

英拉同時還涉及國家反貪腐委員會調查國家稻米收購計劃中是否有貪污問題,使國家蒙受巨額損失。委員會的裁決預計本月出爐。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