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

中華民國前財政部長顏慶章芝城演講

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令人擔憂

【大紀元201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霍斯琦芝加哥報導)中華民國前財政部長顏慶章6月22日在芝加哥僑教中心發表主題為「台灣當前應有的經貿發展策略」的演講,從經濟的專業角度分析台灣經濟形勢。他在演講中表示,目前台灣經濟過渡依賴中國大陸不是一個可喜的現象,數據顯示台灣依賴中國的嚴重度已經達到警戒狀態,目前的競爭力不斷的被吞噬,讓人非常的擔心。

  

顏慶章表示,不談政治,只是從經濟的專業角度來分析目前台灣的經濟,台灣曾經經歷過了經濟發展的奇蹟階段,目前的競爭力不斷被吞噬,讓人非常擔心。他首先講到與中國大陸的合作表示,從經濟發展過度的依賴中國不是一個可喜的情形,數據顯示台灣依賴中國的嚴重度已經達到警戒狀態,中國與香港占台灣出口總值的40%,台灣全年對外投資總額的80%是注入中國,台灣因與中國投資或貿易的往來,每天平均超過一百萬台灣人民居住在中國。去年,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份研究報導直指,中國經濟若衰退1個百分點,台灣便將同步衰退0.9個百分點,對台灣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從各方面數據顯示,中國未來的經濟展望是很負面的,包括房地產過度的開發,造成很多的空城,地方財政失控的情況的拖累,自然環境的破壞等。顏慶章表示,雖然台灣企業接單,但是在海外生產,國人薪資自然難以增加,消費能力減弱,使得民間消費下降;舉例來說,台灣約有一百萬人住在中國,這些國人相對所得收入較高,消費力也強,卻沒在國內消費,若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必然不利於我國經濟成長表現。

  

顏慶章說,80年代早期,台灣很多的學者到美國學習,受到西方民主自由法制的陶冶,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台灣經歷了民主化的過程,撇開政治,單從經濟角度看這個過程影響了台灣經濟的提升,它把台灣經濟發展所能遭遇到的束縛全部解散出來,整個民主化的過程是經濟成長的過程。

  

他並提到1989年蘇聯柏林牆的倒塌,整個蘇聯解體,曾經可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一夕之間就解體,就目前中國的經濟情況遠不如當時的蘇聯,所以且台灣經濟成長過度依賴中國,不符合市場機能的風險控管。

  

台灣經濟發展的最佳策略,就是政府要善於使用在WTO的機會,讓國內的經貿的決策融入多邊概念,有關ECFA的這部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政府與民間的溝通並不是很充分,在國際上是一個值得改進的地方,從整體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政府必須要好好的思考, FTA 並不是國家發展的唯一途徑,應該與WTO連結在一起,政府應該積極設法鼓勵我國企業回到台灣在當地生產,讓「MADE BY TAIWAN」變成「MADE IN TAIWAN」。

演講結束與校友合影(霍斯琦/大紀元)
  

當天活動由顏慶章母校台灣大學校友會及台南一中校友會聯合主辦,中華民國駐芝加哥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葛葆萱夫婦到場支持。

  

葛葆萱表示,2002年初顏大使作為駐世界貿易組織(WTO)首任大使,自己非常榮幸曾經在外交公務生涯中有3年的時間追隨過他,作為WTO創團成員之一,當時的工作非常辛苦,自己沒有過相關的經驗,遇到很多的難度,顏大使給予了自己很多幫助,使得那段時間工作很愉快。他講到顏慶章是財、稅、法專家,曾經出過多本著作,尤其是「揭開GATT的面紗——全球貿易的秩序與趨勢」是台灣從事WTO工作人員必讀之書。顏大使從財政基層做起,從財政部政務次長,到財政部部長,WTO首任大使,2013年5月卸任元大商業銀行董事長職務,後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法學博士,今年5月博士論文就已經通過,對於國際經濟情勢與發展均有相當深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