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澳洲政府擬收緊殘障福利金審核

【大紀元2014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州政府擬對社會福利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現有的20個福利項目將被縮減成4個,特別是將收緊殘障人士福利金(Disability Support Pension,DSP)的審核,從本週一(30日)起,將用六週的時間接受社會各界的意見反饋,之後定稿推出最終方案。

聯邦政府已收到一份中期福利系統改革報告,其中提出將目前的20個福利項目,75種福利金歸類並簡化為四項。報告對殘疾人和年輕人的福利政策提出了諸多改革建議。目前,澳洲有83萬人領取政府的殘疾人福利津貼。這份長達171頁報告的主要建議是,殘疾福利金應該只提供給那些永久性傷殘而無法工作的人。該報告認為,殘疾人津貼將被歸至適齡工作者的失業津貼一組中去,與找工者、父母、護理人員等歸為一類,金額將受限,但是會根據需要增加。

聯邦社會服務部長安德魯斯(Kevin Andrews)表示,他擔憂DSP已經變成了一種「一勞永逸(set and forget)」的補助金。「我擔心的是,長久以來,很多人領取了DSP後就被政府遺忘了。我已經要求尋找一些可簡化這個福利體系、讓那些有工作能力的人重回就業市場的方法。」但安德魯斯(Kevin Andrews)承認,政府還沒有對「永久性傷殘」有明確定義。

澳洲殘疾人協會主席(People with Disability Australia president)華萊士(Craig Wallace)表示對劃分永久和非永久殘疾的定義的劃分表示擔心。他認為報告中提出的這種簡單的歸類方式可能沒有考慮到個體的具體情況,有的患有永久性殘疾的人其實可以從事某些種類工作的,而有些非永久性殘疾者卻沒有工作能力。「這些問題很複雜,是灰色區域。」

澳洲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戈爾迪(Cassandra Goldie )在回應這份報告時也表示:「真正的福利改革不是將人從一種福利金項目挪到另一個。我們需要改變的是系統:從對不同程度『夠資格者』的較高和較低的付款形式轉向一個更簡單的財政需要。」

她提醒說:「福利金改革應基於關鍵原則:福利金應基於需要,弱勢群體不應該由此而更糟,(福利金)機制應支持參與就業,任何就業的參與要求必須是相關的、合理的,並得到就業者和其他社會支持。」

她也表示,政府只給6個星期的時間,讓人們瞭解和掌握這些複雜的問題,並參與實質性的審議是不夠的。「預算案的教訓是,如果要實現改革政府,必須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儘管工黨對簡化社會福利金結構持開放觀點,但指責這份報告醜化了殘疾人,而且聚焦在弱勢群體方面。「殘疾人應該得到更好的照顧,而不是被告知他們只是社會的負擔,這屆政府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待人。」

改革報告由慈善機構「澳洲使命」(Mission Australia)前主席麥克盧爾(Patrick McClure)撰寫,報告建議把澳洲現有的福利項目簡化為老年人養老金(Age pension)、失業金、殘疾人福利金和兒童津貼四種。報告提出應簡化福利體系、加強個人和家庭的能力、與就業相結合等。

(責任編輯:瑞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