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世界盃與攻勢足球

【大紀元2014年07月01日訊】自從2002年世界盃巴西隊的羅納爾多在決賽中打進關鍵一球,巴西隊歷史上第五次奪得世界盃冠軍時,攻勢足球再一次地證明了它的魅力不可擋,攻勢足球大有一統天下的時候,可惜好景不長,以防守見長、喜歡用防守「鐵桶陣」的意大利隊在2006年的世界盃獲取了冠軍,而以「控制足球」為戰術模版的西班牙隊接著奪取了2010年世界盃,「控制足球」的核心就是把球控制在腳下,以防守為基準,形成一個全場控球的「防守鏈」,伺機找到對方的防守漏洞,取得比賽的勝利;西班牙的控球哲學風靡了將近十年,在2008年和2012年兩屆歐洲盃中連續奪冠。

本屆世界盃,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小組賽中早早出局,宣示了防守足球的完全失敗,而相應在俱樂部的層面,巴薩羅那在西甲和歐冠的失敗,更證明了這一點。攻勢足球是指在足球比賽中的一種戰術打法,攻勢足球,就是防守範圍比較大,經常性的在對方半場逼搶,圍搶搶下以後就地進攻,所以總能形成壓制的局面。攻勢足球的精髓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攻勢足球的基礎是良好的身體素質、高超的球技和精準的進攻配合,攻勢足球是最具觀賞性的足球,而漂亮足球並不是真正的攻勢足球,攻勢足球要求球員在場上自始至終不停地奔跑,有大無畏的鬥志,一種大舉進攻的勢頭,是攻勢足球的最好詮釋,德國、巴西、阿根廷和荷蘭是攻勢足球的代表,他們悉數小組出線就證明了攻勢足球的廣闊前景。

本屆世界盃一改過去幾屆悶戰頗多的特點,多數球隊大打攻勢足球,比賽場面激烈緊張,局面壯觀,球迷們大呼過癮。從數據上看,在小組賽的48場比賽中,總共有39場分出了勝負,平局僅有9場,平局比例僅為18.8%,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8個小組中,僅有G、H組出現兩場平局,而西班牙和荷蘭所在的B組,全部份出了勝負。本屆世界盃的另一特點是進球數多,小組賽共打進了136個進球,場均進球數為2.83個,遠遠高於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2.27個,整個南非世界盃64場比賽的總進球數才145個;具體球隊方面,荷蘭隊火力最猛,三場比賽一共轟進了10球,首戰面對衛冕冠軍西班牙隊就打進了5個進球。下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一下:

近五屆世界盃小組賽進球數據

歷屆 時間 主辦國 比賽場次 總進球 場均進球

第16 1998 法國 64 171 2.69

第17 2002 韓日 64 161 2.51

第18 2006 德國 64 147 2.30

第19 2010 南非 64 145 2.27

第20 2014 巴西 48 136 2.83

本屆比賽比分懸殊大、大開殺戒的比賽場次也比較多:荷蘭5:1西班牙,法國5:2瑞士可謂比較經典的足球殺戮場面,另外4:0和4:1的比分也分別出現了兩次。冷門不斷也是本屆世界盃的一大特色:D組的大黑馬哥斯達黎加在小組賽中力克烏拉圭和意大利兩大豪強,小組末輪戰平英格蘭,積7分以從「死亡之組」突圍;其它比賽,西班牙先後不敵荷蘭和智利,被淘汰出局,奪冠熱門巴西和德國都被對手逼平一場,僅有荷蘭、阿根廷、哥倫比亞和比利時全勝出線。世界盃時隔20年重歸美洲大陸,擁有主場之利的美洲球隊普遍表現出色,有8支美洲球隊成功突圍16強,歐洲僅有6支,非洲2支,傳統豪強西班牙、意大利、英格蘭都提前打道回府,而亞洲球隊更加悲催,4支球隊12場比賽,3平9負,未嚐勝績,創最近世界盃最壞戰績。

攻勢足球打得最漂亮的要數東道主巴西隊和歐洲的「無冕之王」荷蘭隊,以及南美的勁旅哥倫比亞隊,這些球隊中都有耀眼的足球巨星來支撐著本隊進攻的支架,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例如巴西隊的內馬爾,天馬行空,跑位飄忽,射門精準,在兩場小組賽中都是梅開二度,打出了東道主和五星巴西的氣勢和水準;荷蘭隊的羅本和范佩西,一個滿場奔跑,帶球犀利,射門刁鑽,另一個在球場上風馳電至,精於搶點,令對方的後衛們防不勝防,把荷蘭隊的進攻足球發揮得淋漓盡致;哥倫比亞隊同樣也是靠著「雙星」羅德里格斯和馬丁內斯的神勇發揮和超級進球,把進攻足球的精髓,在比賽中得以完美的詮釋。

足球比賽的戰術打法總體上是分為三種:攻勢足球,控制足球和防守反擊,從嚴格意義上說,後兩者都是屬於防守的範疇,只有第一種打法的理念是以進攻為中心的;無論是進攻或者防守,此三種打法也是緊密相關的,互相滲透的,進攻中有防守,防守中有進攻,把「球權」控制好了,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增加更多的進攻的機會,更合理的佈防,這是足球比賽的基本準則。攻勢足球的盛行將會在本屆世界盃得到完美的體現,本屆奪冠的隊伍也一定是進攻發揮的最好的一支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