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花蓮農村特色產業 藏動人故事

【大紀元7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5日電)行政院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結合花蓮縣20大農村社區,今天舉辦特色產業展示活動,端出12道「零食物里程」的料理,道道藏有農村動人的生命故事。

水保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表示,花蓮大山大海,大自然提供了各式各樣豐美的食材,讓多元族群社區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特色產業。此次結合花蓮20大農村社區發展成熟的「微型特色產業」,除了地方特色料理,並展示休閒產業產品。

陳淑媛說,鳳林北林社區的「夢想起飛─過貓春捲」這道菜,來自動人的故事;因為當地孩子們想組足球隊,卻苦無經費購買鞋子,駐村的年輕人利用當地的野菜「過貓」,研發出「過貓春捲」到夜市義賣,獲得熱情迴響。

另外,太魯閣族的「香蕉飯」、阿美族的「嘟侖」,用林投葉編織成的飯盒,稱為「阿里鳳鳳」等,都是原住民特色佳餚。

農村特色產業展示,包括富里鄉羅山村的「泥火山豆腐」、富里鄉達蘭埠的「椴木香菇」、瑞穗鄉鶴岡社區的「柚子醬」、玉里鎮樂合社區的「當歸盆栽」、光復鄉大興社區的「樹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