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聯發科技交大電子系友與台灣未來科技希望共同歡慶交大電子創系50年

當未來電子科技希望碰上全球IC設計與通訊系統領航者——聯發科技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4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立真台灣新竹報導)由交大電子系系友會主辦之「交大電子創系50周年世界標竿企業巡禮」7月21日由交大電子系陳紹基主任領軍,帶領60位今年高三畢業生參觀位於新竹科學園區之聯發科技總部,讓這些高三畢業生體驗一場走在世界尖端之高科技之旅。

這次活動吸引全台超過百位高中畢業生報名參加,反應十分熱烈,顯示高中生對IC設計與通訊系統領航者聯發科技之高度興趣。聯發科技成立於1997年,是全球IC設計領導廠商,專注於無線與有線通訊及數位媒體等技術領域。

董事長蔡明介先生,在許多場合都曾提及交大畢業校友對聯發科技不斷成長的卓越貢獻,於2007年獲頒交大榮譽博士時更戲稱,「當了地下交大校友二十多年,現在終於正名了!」

7月21日活動由交大電子系座談會揭開序幕,首先參觀交大電子系實驗室與交大奈米中心導覽。之後隨即參訪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之聯發科技,由聯發科技高階主管接待並與逾50位交大電子系系友同仁共同合影留念,歡慶電子系創立50周年。

聯發科技副總經理陳冠州與Corporate Technology Office特別助理陳志成於現場歡迎時表示,兩人都是交大電子系系友,過去在交大電子系所受優良系風薰陶與紮實的專業訓練,對他們目前在聯發科技的研發工作有莫大的助益。

另外,交大電子系陳紹基主任亦表示,「本次參訪巡禮活動讓高三畢業生認識世界級的標竿企業及未來前瞻電子科技的發展,一方面讓今年指考生更加深入了解交大電子系及其與高科技電子、資通產業界的關係,希望對選填交大電子系更加篤定,另一方面也藉此活動讓年輕學子於一天的參訪行程內掌握電子科技脈動,給予同學更寬廣的視野與更清楚的志向。」

許多參加這次世界標竿企業巡禮活動的高三畢業生都是剛考完指考的學生,對於電子資訊領域充滿濃厚興趣與未來憧憬,也都是第一次參觀新竹科學園區。多位參與的學生表示此次參訪獲益良多,對於能夠參觀高科技公司內部,得以一窺堂奧都覺得新奇,並對交大電子系與電子系未來出路有更清楚的認識,考慮選填交大電子系為第一志願。

參與活動的林摯烜同學說,「交大電子今年為推甄與指考生舉辦了一系列探索之旅,很慶幸提早報名擠進去了這次活動,讓我更加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希望能夠進去交大電子就讀。」

另一位同學興奮的說:「經常在媒體上看到聯發科成就表現與國際頂尖公司並駕齊驅的新聞,今天百聞不如一見,特別感謝交大電子舉辦此一活動,有幸親臨聯發科技,沐浴在世界尖端科技裏,讓人倍感振奮,特別是新奇、生活化的穿戴式電子科技、雲端與物聯網應用技術等等,真是太炫了!未來希望能在交大電子就讀學習相關的學理與技術,進一步參與這些炫科技的研發。」

交大電子系友會會長林嘉勳董事長表示,今年為交大電子創系50周年,由8千餘人組成的系友會,熱情贊助指考生「Next50千里馬獎學金」(不限名額,總金額超過1,500萬),只要經交大電子錄取(不論甲、乙組)就保證補助短期留學獎學金(最高30萬),讓優秀大三大四學生至美國及歐洲一流大學交換一學期或一學年;另有各式指考獎學金。

每名最高可獲總額138萬元,不限名額。並推出「多導師方案」安排畢業系校友擔任「人生導師」,傳承職場和人生經驗,且畢業後可透過系校友「人脈存摺」,進行優質企業媒合。多元豐富的課程再加上實力堅強的師資,歡迎第一流的人才,選填交大電子,獲得未來進入第一流企業的門票。

「Next50千里馬獎學金」內容,詳見交大電子系官網:http://www.ee.nctu.edu.tw

關於交大電子

交大電子系是交大創校及全國第一個電子科系,長久以來為交大第一志願科系、國內電子電機科系亦名列前茅,已經設立超過50年,開啟了台灣高科技的教育,也奠定了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基石。五十年來交大電子在師資、課程及設備上,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並與世界最著名的科系並駕齊驅,深獲各界肯定。

關於聯發科技

聯發科技是全球IC設計領導廠商,專注于提供無線通訊、無線連結、智慧電視、DVD及藍光等多個領域的系統晶片整合解决方案。聯發科技領先開發出全球第一款真八核4GLTE智慧型手機平台,所用的CorePilot™技術可將多核心行動處理器的效能發揮至最大。MediaTekLabs™的成立宗旨為創建產業生態系統,透過聯發科技的產品支援,協助裝置、應用及服務發展,實現「創造無限可能(EverydayGenius)」的願景。聯發科技總部設於臺灣(股票代號2454),且於全球各地設有據點。了解更多訊息,請瀏覽:http://www.mediatek.com

(責任編輯:簡淑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