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古樸典雅回味無窮 廖淑芬的烙畫故事

廖淑芬被烙畫古樸典雅的美所吸引。(廖淑芬提供)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雲林報導)每當忙得筋疲力盡的時候,我還是會坐下來烙畫,它是我的精神食糧,在醫院工作壓力大,烙畫(pyrography)讓我紓壓跟放鬆。——烙畫藝術家廖淑芬

中華民國烙畫藝術協會理事長廖淑芬,雲林二崙人,現職是護理師。在廖淑芬的生命中,護理和藝術密不可分,她將自己的薪水投入熱愛的藝術中,為她帶來心靈滿足和充電能量。

2019年台灣第一次舉辦烙畫比賽時,擔任評審委員。(廖淑芬提供)

初次看到烙畫 好喜歡、好特別

廖淑芬表示,從小就喜歡畫畫,國小是繪畫壁報組的成員,國中雖然是升學班,課本空白的地方,都是她塗鴉的小天地,她沒有讀美術班,但很喜歡畫畫,自己還有一本厚厚、很精美的畫冊。

「我一直都很喜歡美的事物」,廖淑芬回憶2008年到藝術家林滋瑛工作室學習烙畫,看到工作室裡滿滿的作品,雖是黑白的但是很耐看。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烙畫,「我好喜歡、覺得好特別,那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引起我的好奇。」

烙畫家廖淑芬,同時也是一名護理師。(廖淑芬提供)

烙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古世紀的修道士精通烙畫技藝,14、15世紀櫃子、牆壁、壁爐,都可看到烙畫痕跡與字樣,18世紀中葉烙畫流傳至歐洲各地,漸漸變成被認知的藝術,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也在美國蔚為風潮,但在臺灣可參考的文獻極少。

和雲林平原社區大學的學生合影。(廖淑芬提供)

烙畫是透過有溫度的烙鐵在物體上畫出烙痕,運用勾、勒、點、染、擦、白描,展現立體感和豐富層次,類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兼具傳統中國風格和西洋寫實效果,給人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廖淑芬利用下班時間,在雲林平原社區大學開課。(廖淑芬提供)

韻味如水墨畫 多變似西洋畫

烙畫材料多樣,可在扇骨、木製家具、紙絹等進行創作,也採用了宣紙、絲絹等新材質。廖淑芬提到,烙畫宜中宜西,可以如水墨畫呈現韻味,也能像西洋畫的多樣變化,透過不同程度的燒焦,營造豐富的層次與色澤。

日本烙畫協會理事長頒發獎狀及合影。(廖淑芬提供)

「初學者構圖越簡單越好,先用鉛筆打草稿。可用的題材很多,像皮革、木頭、葫蘆、竹子、布等都可以,融入你的生活中,很簡單把想畫的圖案畫出來。不擅長畫的話,也可以用轉印的方式,只要跟著你的圖案走,然後用溫度把它烙上去,很快就能完成獨一無二的作品了。」

烙畫宜中宜西,可以如水墨畫呈現韻味,也能像西洋畫的多樣變化。(廖淑芬提供)

廖淑芬指出,烙畫專用的電烙筆,跟工業用的不一樣,有各種不同的筆頭,做不同筆法的呈現。利用它不同程度的燒焦跟深淺,呈現立體感跟漸層。先簡單入門,再慢慢精細。

廖淑芬捐畫做公益。(廖淑芬提供)

一生最珍貴的作品

廖淑芬被烙畫古樸典雅的美所吸引,她不斷探索和學習,將烙畫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要求作品完美,到現在已轉換心境,找到作品不同亮點。

廖淑芬提到,她每個階段的作品都不同,早期會自我要求,想要作品更細膩、想要炫技,現在她會做不同嘗試,可以中式,也可以洋化。以前追求完美,不好就重來,用砂紙磨掉或刮掉,現在她不會這樣做,「我覺得畫沒有對錯,有時候心境一轉變,再稍稍改一下,反而覺得那一部分畫變成亮點。」

廖淑芬在護理師的高壓生活中,堅持創作,甚至不惜放棄休息。她分享了作品《聖誕老公公》創作過程:她第一次準備參加日本烙畫協會比賽時,父親突然昏倒送急診室,後來轉移到加護病房,她帶著參賽作品草稿到父親病床前,因擔憂父親病況遲遲無法下筆,直到父親離世,守喪期間她才邊掉淚邊烙畫,趕在截止最後一刻完成作品。

烙畫家廖淑芬一生最珍貴作品《聖誕老公公》。(廖淑芬提供)

廖淑芬回憶,守喪期間作品跟著她搬來搬去。有一天下車時,不小心失手把成品掉落在石地上,她撿起來發現作品毫髮無傷,但一顆小石頭嵌入聖誕老公公的鼻子,無法移除。讓她回想起父親在病榻上,若醒著時就挖鼻孔,她調侃父親逗趣的畫面,「這是爸爸留給我的紀念品。他知道我愛烙畫,就融入在我的作品裡,這是我此生最珍貴的作品。」

每個人畫風獨一無二

廖淑芬提到,每個人的畫風都是獨一無二的,讓學員畫出一樣的作品固然壯觀,但也會抹殺創造力。她現在教學上只給學員三件作品練習,往後讓學員自行創作。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員輕鬆學會烙畫基本筆法,還保有創作能力。

她也坦言,自己過去是將老師教給她的方法直接複製,但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她不斷檢視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心態,並做出改變。

廖淑芬多年來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將烙畫作品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她表示,當她知道她的作品還能為別人付出時,她好開心。後來就累積作品,舉辦公益義賣活動,既能紓壓又能幫助人,讓她的烙畫生活更充實有意義。◇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