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百年難遇兩個重陽節 敬神盡孝從心做起

【大紀元2014年10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重陽節,黃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最早的重陽節傳說起源於神對人的看護,是神傳文化的一部份。大唐把元日(華人新年)、寒食、上巳和重陽列為傳統四大節日。漢中葉以後的道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之說。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古時常在此日進行祭祖與敬老崇孝活動。

今年是罕見的閏九月,會有兩個重陽節。閏月在九月的非常稀少,上一次出現在1832年,而下一次將會在2109年出現。

重陽節起源於神對人的看護有關

重陽節起源於神對人的看護。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桓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桓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就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感謝神恩的活動,從此代代沿襲,成為神傳文化的一部份。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也被人們認為是尊老盡孝的節日。

祈求健康長壽、孝敬老人是中華傳統

祈求健康長壽、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早在周代,官府就有敬養老人的制度。《禮記‧月令》中說,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意思就是官府要給老人頒發坐騎和手杖,要讓老人喝上易於消化的粥。

漢王朝則進一步將這種敬老制度發揚光大。根據《後漢書‧禮儀志中》的記載,每年仲秋八月,各縣都要派人挨門逐戶地進行調查。凡居民年齡達到七十歲的,官府授以王杖,送上糜粥。授予老人的王杖,成為權益的憑證。王杖長九尺,杖頭雕有斑鳩的形狀,所以這種杖也叫「鳩杖」。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見了官員不用行「趨」禮,外出時可以走「馳道」(專供官員使用的道路),做買賣享受減免租稅等優待。漢代的這些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朝代都繼承了這一傳統,對敬養老人都有明確的規定。

我們要在家庭之外尊賢敬老的同時,更不可忘記家中的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中華民族文化中的恩和義,是讓我們報答親恩,盡行孝的義。 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無時無刻不滲透著父母全身心的關愛。那麼父母老去時,克盡孝道也是天經地義的。然而現實生活中,「盡孝」卻往往被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所忽視。

如今媒體上殺父母、遺棄父母的案例層出不窮,一些國家甚至通過立法來「強迫」孩子贍養父母。法律雖然可以控制人的行為,卻控制不了人心。據中國媒體報導,隨著中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出台,在中國出現了另外一個服務行業——代替「回家」看父母。

給父母錢不等於孝順

中國傳統文化弘揚「百善孝為先」,古人評價一個人,有仁、悌、孝、義的標準;漢代有舉孝廉制度,出仕做官就看人品,「孝」的成分最大。一個人講孝道,盡孝心,人人稱讚;反之,對待父母惡言惡行,就是不孝之人,不僅世人不容,天理也難容。

許多人認為孝順就是給父母錢,讓父母吃穿無憂。中國大陸的一項調查顯示,71.63%的年輕人認為,孝的含義是「奉養父母」。有人提出給父母足夠的錢;有人說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還有人說老人就是「老小孩」,隔幾天哄一哄就好。事實上,孝順還包括精神生活的理解和慰藉,是情感上與父母的融洽,更是心靈深處與父母相依相伴的兒女真情。

孔子的弟子子游曾向孔子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的人所謂孝順,只是能奉養父母就可以了,但這是很不夠的,因為對狗對馬,人也能飼養它。如果對父母只能做到奉養而不誠心孝敬的話,那和飼養狗馬有甚麼區別呢?」所以重孝道、事父母,要出於誠敬,而不止於物質上的奉養而已。

其實給父母錢並不表示孝順,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真心愛父母、讓他們歡悅、心喜、享受天倫之樂,哪怕你沒錢沒物,也應給予精神上的贍養。

《論語‧為政第二》中記述,一次子夏問孔子怎樣做才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說:「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最難的。如果僅僅做到有了事,孩子為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來享受,而子女的臉色卻很難看,這難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色難」就是心難,只有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懷和敬意,才能隨時保有溫婉和悅的臉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質的奉養而已。

孝乃德之本

何謂孝?中國古文《說文解字》解釋:「孝,善事父母也。從老者;從子,子承老也。」「孝」字,上面為一老人,下面為一小孩。像「子」用頭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孝乃德之本,在家唯孝,在外為忠,對友能親,對眾能仁,對萬物能慈愛。

孔子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孝」在孔子的儒家思想體系中佔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是一切道德標準的基礎。

《孝經》中提到了行孝之人所需經歷的人生三個階段。「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意思是,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在朝堂之上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忠於國家,最後終結於立身,為萬世楷模。

作者敬紙在他的網文《讀《孝經》反思變異觀念》中寫道:很多人認為「光宗耀祖」是錢賺得多,官當得大,這樣就可以蔭庇自己的父母兄弟,使他們都幸福。可是這個官是怎麼做的,這個錢是怎麼賺的,他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孝經》中所謂:「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是說人必須遵循仁義道德,遵循天道,而使自己立身天地,無愧天地,方為萬世楷模。這才是真正的建功立業,這才能使你的名聲流傳於後世而不衰。

而那些一時榮耀顯貴的人,譬如歷朝歷代的奸臣,秦檜之流,雖然當時權傾一時,風光無限,可是留下的卻是罵名,那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給父母帶來榮耀呢!其給父母兄弟親族帶來的都是恥辱,所以說建功立業,功名利祿看你怎麼去取得,用正當的渠道取得,使世人都受益,使自己的名聲清白,這才是真正的「孝」,否則就是「不孝」。

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孝順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託嶺大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青年對孝的看法」的調查顯示,80%受訪青年認為父母最影響他們對孝的看法,其次是學校和朋友。

孝順是一種道德品質,是後天培養的。所謂「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瞭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專家認為要想孩子有孝心,父母需要以身作則。父母平時對待長輩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想法。如果平時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總是吆喝長輩,孩子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對夫婦很不孝,把年邁的雙親攆到破舊的小屋,用小木碗送剩飯剩菜給老人吃。一天,他們的兒子在刻一塊木頭,問他為甚麼,孩子說:「我在刻木碗,等你們老了好用。」夫婦幡然醒悟,扔掉木碗,好好孝敬老人,兒子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