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澎湖野放綠蠵龜 生態保育教學明年納入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澎湖縣26日電)澎湖縣政府今天在馬公蒔裡沙灘野放12隻保育類野生動物綠蠵龜,是單一野放數量最多的一次,小海龜在眾人的加油聲中奮力游向大海,重返闊別年餘的海洋遨遊。

澎湖縣長陳光復在野放之前,先行表揚在蒔裡、北寮等沙灘協助綠蠵龜保育的志工黃長榮、陳長留與許清涼,並明白指出,海洋是澎湖的母親,海洋生態資源與保育等工作,明年9月將納入教材,落實海洋資源保育工作從小落實,生態保育的觀念向下扎根,這也是全國各縣市中率先將生態教材列入教學課程。

澎湖縣長陳光復、水試所澎湖中心主任林金榮、農漁局長陳高樑與楊曜立委助理段湘玲等人合力野放一隻重達88餘公斤的大綠蠵龜,其餘10餘隻由望安鄉長許賢德、澎管處技正張良苗、縣議員呂黃春金等人與蒔裡里長、社區理事長及蒔裡與五德、蒔裡國小100餘師生等一起野放,綠蠵龜在大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奮勇游向大海。

陳光復並指出,澎湖望安和蒔裡等沙灘,今年各有2隻海龜上岸產卵,初估在700顆卵,期待在近期內會有小綠蠵龜誕生,並將先行以人工來照顧養殖。

澎湖農漁局表示,今年野放的12隻保育類綠蠵龜中,其中有6隻是自孵化後體質較弱無法自行爬出卵窩之小綠蠵龜,與昨天在望安所野放的3隻是同一批的小綠蠵龜,經過1年的人工飼養,小海龜體重已達至2.5公斤以上,增加野放的存活率,每隻小海龜均有標籤,以便日後研究海龜放流游走路徑之記錄。

其餘6隻體型較大的綠蠵龜,因受傷或觸網等,在收容中心獲得妥善治療後,今天一併野放。

澎湖海龜救護收容中心18年來,共收容有297隻各種保育類海龜,先後36次野放有178隻海龜重返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