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鑒恆:任志強為什麼談生育政策?

【大紀元2015年11月02日訊】五中全會公報的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引發海內外熱議。這幾天,由於中國網絡的特殊性,人們多以各種段子、漫畫或PS標語,來抒發對強制實行35年的獨生政策所帶來的惡果與陰影的不滿。10月31日,地產商任志強撰文「你還生嗎?」也加盟討論。

與既往「大炮」風格相比,這是一篇口氣平和的文章,它不同於網上熱鬧的調侃或抨擊,而是直接了當表達了任志強「內心中」的觀點:「生育是人的基本權利。政府或國家都不應用暴力限制人的生育權利」。

任志強認為獨生政策「不是一個良策」,因為除了帶來人口結構、老齡化和勞力減少等表面危害,還帶來更深層的「人文、道德、倫理」的缺陷。

任志強用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缺乏獨立性、責任感,不懂得家庭成員相互恩愛等例子來解釋以上觀點。但並不止於此。

他進一步指出:「好的人文與道德培養沒有了,反倒是許多本不該有的自私,成了孩子的權力」。筆者認為,這句話是任志強「你還生嗎?」一文中的最大亮點。

怎麼理解任所言「自私成了權利」?文章中用許多年輕人輕率行為舉例,如為了愛情失意就自殺或殺人;因為一點挫折就無法自拔,放棄家庭或生命;有的人躺在父母財富上不願奮鬥,有的又因為出身富有而橫行鄉里。針對有的孩子以死抵抗父母再生二胎來保住自己獨子地位,任志強歎道:「(這是)一個國家暴力賜給孩子的特殊地位」。繼而說:「再加上實施這種暴力行為時的違法犯罪和貪污腐敗,讓獨生政策成為了一個幾乎全國人民都敢怒而不敢言的惡政」。

至此,「自私成了權利」被闡明的很清楚。國家用戰天鬥地的暴力哲學的宗旨制定政策來干預自然、再加上以暴力手段限制人的自然的生育狀態,如此國策絲毫沒有對人性的尊重和認可,將暴力與自私、戾氣、冷漠和仇恨根植在了人們心中。

任志強文章的結論於是很好理解,他說:「我歡迎和支持放開二胎的政策。但更希望徹底取消計生的所有限制。放棄國家暴力對人性的限制。」全文以提出「尊重人權」戛然而止。

可見,任志強撰文「你還生嗎?」並非為了談生育而談生育。他是通過分析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層危害,反對國家暴力,反對政府用暴力手段實施政策中對人民產生的不良影響下而形成自私冷漠的社會風氣。最終,他呼籲的是尊重人權和自由。

和之前與共青團中央展開大辯論時一樣,任志強的觀點依然在社會上具有領先作用和代表性。有事實佐證,前不久,湖南省邵陽市3名小學生,殺害了一名鄰校老師,拭乾地板上血跡後還不忘拿走一些麵包去網吧玩了一夜,他們只有11歲、12歲和13歲,殘忍的作案手段令公安人員都吃驚。

是甚麼使暴力和冷酷操控了這麼幼小的心靈?同樣是最近的兩則社會事件足以說明根源。一名15歲的中專在校生和同學們被拆遷公司以「50–100元」的報酬允諾拉到拆遷工地,說是「為政府做事」。拆遷公司給少年們發了統一服裝和寫有「警察」字樣的盾牌,讓他們衝上拆遷第一線(據悉,第二線是城管,第三線是領導),結果15歲少年被打成頭骨粉碎的二級重傷,沒人管。網友們氣憤地表示黨讓少年當「砲灰」太不道德。

還有,日前蘇州姑蘇區43所小學舉辦的活動–1700名小學生扮演潘冬子、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文革紅衛兵等,伴隨「革命音樂」擺出文革批鬥姿勢、紅衛兵模樣的小學生手上拿著槍踏步。這所謂的「主題教育」遭網友炮轟,網友認為這是在散播仇恨而非教導仁愛,對幼小孩子灌輸反人性的東西,會為中國社會埋下惡根。更有人說:這樣一個崇尚暴力的社會,不生二胎也罷!不是不願生,是不忍。

可見,一胎二胎並不是主要問題,限制生育是一項暴力政策,取消國家暴力,尊重人權才是民心所盼。任志強談生育政策,重點即在此。糾正政策容易,驅除扎根於人心中的「恨、惡、暴、戾」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

責任編輯:高義